第51章 一眨眼,冬天就來了,進入十一月,北風呼啦啦颳著,帶來沁涼的低溫。 ……(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管願不願意,臘月初六,大娘還是帶著用兩只櫃子,帶著自己僅有的幾件衣服,坐上鐵家借來的毛驢,就這麼去了鐵家。
原本屬於三姐妹的屋子頓時寬敞起來,三娘如今年紀不大,除了跟平安混一起企圖多蹭點吃喝,倒沒有更多的小心思。
卻說阮家大娘那頭,坐著小毛驢,穿著借來的喜服,就這麼晃蕩晃蕩去了山腳下。
鐵家的屋子依舊寒酸,只是冬日應該修繕過,起碼不再漏風漏雨。
鐵家是鐵父那一輩從外面來的,在吳山村落地生根,後來買了一個西服,生下鐵勇這個兒子後沒多久就香消玉殞,留下兩父子過火。
鐵父可謂是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如今見著兒子成親,亦是激動不已。
沒甚親戚,鐵家的喜宴便也只請了一桌,俱是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也算做個見證。
人不多,夥食卻極好,有雞有魚有兔子,還有紅花花的臘肉,請了村裡慣做喜宴的老師傅,色香味俱全,就連喝的酒也價值不菲,不拘鐵家情況如何,這頓席面辦下來是極有面子的。
吳山村的村長姓宋,算下來還是宋父沒出五福的四堂叔,兩家關系自然與其他人家不同。
而阮家大姑娘與自家侄孫的親事,自然也有有所耳聞,他本來是不想來的,畢竟怎麼說也是欺負了他們宋家人,可鐵家來人,兒子又跟後面勸,宋父也說沒什麼,他這才來了也沒送什麼禮,只帶著十個雞蛋,兩枚銅錢,這般是極生疏村人間的隨禮。
來是來了,可宋村長臉上卻沒帶什麼笑臉,坐在主位上不似在婚宴現場,反倒像是辦喪禮的。
鐵父瞧了就心知不好,他們父子倆是靠天吃飯的獵戶,可不比有田地快活,原先兒子沒成家,父子倆有口飯吃就行,哪裡想得到以後。
可如今兒子娶妻,等生了孫子,總得有田地傍身,而村中但凡買田買地總少不了村長的幫襯,以後麻煩可大了。
心下想了許多,鐵父面上不顯,瞧見兒子滿面帶笑,是以往從沒見過的歡快模樣,他又覺得沒什麼,以後還遠著呢,村長總不至於太過為難。
坐在新房中的大娘卻沒那麼多趕出,鐵家沒有女眷,便也沒有親戚上門,二孃三娘也嫌天太冷沒有一個跟來,故而新房內就她一個人,她直接掀開蓋頭一腳,打量起這間屋子。
說新房著實有些誇張了,她幾乎可以肯定,除了床上貼了一堆紅“囍”字,跟以往沒有任何不同。
因為房內除了一張床一個櫃子,連個凳子都沒有,實在太過寒酸。
她再次忍不住想起宋家,宋家後來的日子苦,可到底在吳山村根深蒂固,牆壁都是撬的大塊石頭做基,比一般的茅草屋好上許多,又是得寵的小兒子,床桌椅板凳俱全,還有一扇小書架。
越對比越覺得寒磣,肚子又咕咕叫起來,偏她一個新娘子不好出去,只得忍著,全靠回憶夢裡二妹後來的富貴做支撐。
且不說鐵家這邊婚事如何,宋家那邊,知道今日是阮鐵兩家成婚,一大早起來宋母就心情不好,連帶著家裡的小輩也戰戰兢兢,說話都不敢大聲,偌大的院子,人不少,卻安靜到有些詭異。
宋母手下敲敲打打,雖說她如今看不上阮家,可怎麼想心情都不好,總覺得自己的寶貝兒子被人嫌棄了。
宋元修見了倒有幾分愧疚,安慰道:“娘,你不用生氣,以後我一定給你娶個好姑娘回來,好好孝順您。”
“不用你操心這些。”宋母見著兒子就想起明悟師傅說的有緣人,頓時不再生氣,轉而發起愁來。
天寒地凍的,每天只要忙活家裡的一日兩餐,旁的活基本不怎麼動,宋元修連著一個月幹活,突然歇下來,反倒渾身不自在,便尋了書上所說的五禽戲,每天打上一遍,這才舒坦。
宋村長那頭在鐵家吃過了飯,也沒多留,直接就回來了,中間路過宋家,想了想到底還是進來。
他擔心小六一個年輕娃想不通,便尋思著勸幾句。
“哎呦,四叔公,你怎麼來了。”宋母本怏怏,瞧見長輩連忙上前欲要攙扶。
“不用,我還沒老呢,”宋村長沒要人扶,問,“元修呢,沒事吧。”
“嗐,他一個小孩家家,還沒開竅呢,能有什麼事。”外人面前她是不願意叫小兒子丟臉的,故作不在意。
“那就對了,大丈夫何患無妻,等他考中了,多好的姑娘都娶得。”
“我和他爹都這麼想呢。”
“元修讀書沒受影響吧?”宋村長壓低了聲音問。
其實宋家枝繁葉茂,讀書的可不知元修這一個,可小六是他瞧著最有希望的,平素便多關注了幾分。
“沒呢,每日裡讀的可認真了,唉,就是趕的不巧,守孝三年,耽誤了不少功夫。”
“如今也不晚。”十七趕考可不還年輕著,宋村長可見過不少白發蒼蒼還去考童生的。
“那倒是。”宋母應著,想起先前明悟師傅說的有緣人,便想著問問長輩,或許有個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