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月時間匆匆而過,二月初四,是阮家的大日子。 早前一天,阮家各項事宜就已準薄

一月時間匆匆而過, 二月初四,是阮家的大日子。

早前一天,阮家各項事宜就已準備妥當, 更是給親近的人家早早送去請柬。

晚上,阮母來她的屋裡睡,母女倆說了半晚上的私房話,結果, 第二日寅時淩晨三點),阮柔睡眼惺忪地被阮母喊醒,眼睛還沒掙開, 就被連拖帶拽穿上嫁衣, 放在桌子前對著銅鏡, 任由喜婆梳妝打扮。

“嘶。”喜婆絞臉的動作徹底讓她從疼痛中醒神, 阮柔認真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銅鏡很清晰,印照著她面如凝脂,眼如點漆,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嫣然一笑好似春日百花盛開。

喜婆看得失神,手下不慎一個猛力, 直聽到新嫁娘“哎呦”一聲才回過神來,很是不好意思。

“瞧我,看新娘子都看花眼了。”她做著誇張的姿態把這一出含糊過去。

大喜的日子又不是什麼大事,沒人放在心上,喜娘見狀裝扮起來更加用心。

不一會, 阮柔面上的細小絨毛被褪個幹淨,面板微微有些泛紅。

隨後, 描眉、抿一口紅紙,再梳上高高的淩雲髻,飾以各種金釵珠寶,越顯高貴華麗。

最後一切妝扮妥當,喜婆等人先下去休息,另有阮家其他人和下人們在屋子裡陪伴。

這一次她成婚,阮父阮母商量後,提前把阮大伯一家接來,故而,此刻陪著她的是大伯家的堂姐和一個小侄女。

堂姐早已出嫁,這一次聽說是來府城特意跟來,此時見著眼前景象,是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只巴巴看著。

堂姐妹倆不怎麼熟悉,阮柔也不去特意閑聊,只維持著這幅姿勢,闔眼休息。

也不知過去多久,阮家院子裡擺滿桌椅,這些是要在阮家吃中午這一頓的,而其中有些是兩家的親友,晚上還得去陳家那邊。

如陳問舟堅持的那般,最後昏禮還是定陳問舟的新宅子,連陳父都是提前一天被請去的。

阮母不止一次慶幸,說她嫁對了,上面就一個親生的婆婆,又沒有兄弟姐妹爭鋒,自然好事一件。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婆婆明事理,兩家定親後幾次三番說女婿能娶到女兒是三生有幸,阮母每聽一次就要樂呵一次。

約莫快到午時,外面忽然響起高亢響亮的奏樂聲,阮柔一驚,隨即反應過來是迎親隊伍來了。

整整發冠,她再次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真的要嫁人了,拋開上輩子一頂小轎抬進後宮不提,這還是她第一次八抬大轎、十裡紅妝的嫁人。

心中忐忑自然是有的,擔心未來婆婆不好相處、擔心未來夫君會變心,諸如種種,總叫人千般愁緒。可她很快調整過來,既已做下決定,認真生活、盡力過好,那才是她現在該做的。

聽到小石頭想千般主意,將便宜姐夫攔在外面,還是阮母見吉時快到,方才趕緊讓人進了門。

陳問舟今日同樣一身大紅色喜服,胸前別一朵大紅花,襯得原本一副精明相的男人帶上幾分傻氣。

兩家距離不遠,又是閨女第二次出嫁,阮母雖然依舊傷心,可好歹沒有落淚,趁著最後的時間一股腦叮囑,恨不得將自己一輩子的經驗都傳授給閨女。

阮柔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沒忍住告訴她:“娘,咱們跟陳家就兩條街的距離,我走幾步就回來了。”

“那也不能經常回來。”感動被打斷,阮母一想還真是,比先前那周家還要近,複又歡喜起來。

“問舟啊,慧娘要是有什麼做的不好,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和她爹教訓她。”到底沒捨得說出盡管教訓的話。

陳問候自然說會對人好,吉時已到,拜別雙親,阮柔趴在小石頭的背上,直接被背到花轎上,當地風俗新娘子出嫁腳不能落地,花轎前,陳問舟騎著高頭大馬意氣風發,後面,是她七十二抬的嫁妝。

兩家相鄰兩條街,距離十分近,但都是小路,一大群隊伍不甚方便,故而一早商量好,從阮家出門,走大街在城內繞一大圈再回陳家,也曬一曬嫁妝,兩家面上都有光。

午時中午十二點)一刻,從阮家準時出發,一直到未時初下午一點),花轎才跨過火盆、進入陳家門。

正堂,陳父陳母等候多時,喜娘在一旁把握著節奏。

一拜田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陳宅正屋由陳母住著,故而新房是位於東邊的東廂房。

陳家就兩兄弟,陳父陳母帶著兩個兒子待客,陳大嫂藉口帶兒子壓根沒往新房來,叫她很鬆口氣。

蓋頭不能先取下來,可好歹坐下來歇歇腳,喝口水、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將丫鬟打發出去,透過蓋頭她悄悄觀察四周,新房早前整修過,嶄新幹淨,面積很大,如今擺滿她的嫁妝傢俱,床鋪、櫃子還有門窗上俱都貼著大紅的囍字,襯得整間屋子亮堂堂,梳妝臺等一應物什也都是她用慣的。

於是心情又好上幾分,可看著看著,周圍太過安靜,她忍不住靠著床沿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