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太子從紫宸殿出來後,十二就候在外面。

十二是李家的人,武藝高超,沉默寡言,打太子小時候,就來了太子身邊伺候著,保護太子安危,對太子忠心耿耿。

瞧到主子,十二立馬上前,正待說話,太子溫聲道:“回去再說。”

待回到東宮,十二才道:“殿下,方才小侯爺飛鴿傳書,說在西北碰到了六皇子的人。”

“六弟?”

只一瞬,太子就明白了韓湛的意圖。

今夜父皇叫他去紫宸殿,看似是關心他的婚事,欲把楚枝賜給他,實則是在試探他有沒有私下結黨營私,父皇表面上怒他不爭,若他真的爭了,恐怕比老四和老六好不到哪裡去,若是不爭,父皇可能還會對他存幾分憐惜,可事實上,他於這些真的厭惡至極。

太子時常在想,倘若沒有生在帝王家,他想做一書生,讀書寫字,水墨丹青,春看柳冬賞雪,夏有清荷,秋有傲菊,倘若不曾生在帝王家,或許母後不會早早離去,還能享受天倫之樂,若不曾在帝王家,他的太子妃,也不會失足落水病逝而亡…

思及此,太子垂眸:“你去回信,告訴小侯爺,就說他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無意這些,怕是要辜負他的期望。”

說罷看了一眼手上的腰牌,上次楚枝幫了他,他便將這塊腰牌賜給楚枝,不想竟引來父皇猜忌。

為避免連累無辜,太子嘆了口氣,看來他日後要同福安縣主少來往了。

太子到底心善,最後還是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十二:“你去太醫院,把這封信交給吳太醫,叫他明日帶給福安縣主。”

但願他這封信,能夠幫到楚枝。

翌日一早,吳太醫和董太醫就來了楚府替楚枝請脈。

這一夜,府中眾人都知道楚枝不好了,怕是熬不過這個秋天。

來瞧她的人又多了幾波。

最後還是董太醫以病人需要靜養,不能打擾為由,叫人出去,這才使楚枝落了個清靜。

正好對上吳太醫探究的視線,董太醫頓了頓,露出一抹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縣主,請您伸出手來,下官替您診脈。”

吳太醫對楚枝拱手。

楚枝頷首,伸出手去,一方絲帕落在腕處,吳太醫將手指搭上去。

趁診脈的空擋,楚枝開口:“還未感謝吳太醫,多虧您出言相助,多日不見,終於有了機會,親自向您道謝。”

楚枝是指先前韓湛在東宮被人陷害一事。

吳太醫笑道:“下官不知道縣主在說什麼,不知您可否明示?”

兩廂視線相對,楚枝心領神會,又道了一聲:“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