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這個年輕人的背影,孫平江忽然覺得這是他近期最愉快的一次對話,他希望能夠將這種對話以一種常態化的方式固定下來,為更多的同學提供幫助。
陸向南並不知道,第二年設立的校長接待日和他這次來訪有多大的關系。走在路上的他,正在思考著剛剛的談話。趁著這個工夫,我們來介紹一下陸向南同學。
陸向南,號稱28號樓人類進化奇跡。
能夠擠進晴湖的人,都是在各自地界能夠掀起些許風浪的人物。入學的時候,大家都是自信滿滿,可等到畢業,真正還能保持那種自信的人,恐怕連一成都不到了。其他的人,都明白了
一句老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陸向南就是外面的那個人,那座山。
從小到大,陸向南看到一個問題後,他通常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提出一個假設,圍繞這個假設再提出一些構想,然後再去找相關資料印證。大多數情況下,資料顯示都和他想的基本一致。學校是他一個思考的場所,課本的內容對他太沒有挑戰,他開始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競賽,高二和高三分別搞定了物理和化學競賽的金獎,並且具備入選國家集訓隊的資格。班主任每次喜滋滋的抱著獎狀給全班宣佈,發動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再去校長辦公室報喜,其他班級的老師紅毛眼綠的,懊惱這麼好的學生沒有攤到自己手裡。
陸向南無所謂,他參加競賽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沒有與別人一爭高下的想法。他也不去參加國家集訓隊的選拔。直到有一天,晴湖大學安徽省招生辦的陳主任敲響了他家的房門。
簡單寒暄之後,陳主任向陸向南的父母表明來意,希望能夠為陸向南提供晴湖大學的保送名額,當然也是為了防止博景大學截胡,先下手為強。陸爸爸陸媽媽因為早有預期,整體上還算比較平靜,只是說主要看孩子的想法。
陳主任於是笑眯眯的說:“小陸同學,晴湖大學的基礎科學班歡迎你喲。”
多年來,陳主任向很多青年才子說出過這句話,看著那些個年輕人雙眸閃著夢想成真的光輝,這個場景再熟悉不過了,就像是婚禮上的新人彼此說“我願意”那樣在意料之中。
陸向南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水,把杯子放回桌子上,說:“我不想去。”
陳主任一個閃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的意思是,晴湖我是想去的,但是我不想去基礎科學班。”陸向南進一步解釋了一下,
“我不想學純理。”
“那為什麼要參加全國理學競賽呢?”陳主任納悶
陸向南露出苦惱的表情:“沒什麼事情做。”
陳主任暗自不太高興,想著心比天高的後生我見多了。他收神斂色:“那你想去學什麼專業呀?”
“還沒完全想好,應該是計算機、自動化、或者電子資訊三選一。”
陳主任不動聲色:“按照規定,報送要去獲獎相關專業喲。”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全國競賽剛剛結束不久,多數參賽選手並沒有時間和精力準備高考,留給他們的應試準備期只有一個學期。一邊是保送,一邊是充滿意外的高考,路該怎麼走,一目瞭然。
陸向南很爽快的說:“好的老師,我就不要這個保送名額了!”
“……”陳老師腦子有點缺氧。
他本想再勸勸,又覺得張不開嘴。他看陸向南的眼眸,沒有狂妄,是一種真誠。
送走了陳主任,陸向南抄起一隻大號的馬克筆,在書桌正面的記事板上寫上一行字:距離高考還有101天。
高考放榜後,省裡的錄取名單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陳主任手邊:陸向南,理工類考生第一名,志願,晴湖大學自動化系。他點點頭,把名單交還給了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