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

《黛玉又在捉妖[紅樓]》子不語經年——晉江獨發

黛玉沒有任何法子,眼下自然不敢得罪北靜王,又尋思著借他的手救出父親,於是順水推舟,想了想暫且答應道:“勞煩你回去告訴王爺,承蒙王爺不嫌棄,小女願嫁入王府。”

紫鵑在一旁聽見,驚詫掩面,那周貴聽完滿意笑道:“林姑娘好魄力,我這便回去將這好訊息通知王爺,林姑娘接下來幾日可別出遠門了,安心等林大人回來為你操辦嫁妝吧。”

周貴走後,黛玉只覺騎虎難下,北靜王怎麼會在這個關口摻和進來?到底是有心求娶還是另有陰謀?

癩頭和尚昨日給她匕首,難道是希望她在必要之時自行了斷?

黛玉覺得癩頭和尚斷無這個意圖,可也想不通這其中來龍去脈,她只記得,剛拿到匕首時,眼前便望見錯覺,以為官邸著了大火。

黛玉猛地一激靈,她不會無緣無故看見那場火,那分明是個難以言說的徵兆,可她一時半會兒想不通那究竟代表什麼。

紫鵑見不速之客已離去,忙問黛玉:“姑娘真的答應嫁給北靜王?”

黛玉無計可施,想到自己接下來可能的遭遇,喃喃道:“果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紫鵑不知這話是何意,正要追問時,又聽外頭有人火急火燎地走來了。

黛玉以為又是哪路人馬趁火打劫,忙打起精神仔細應對,昂首一瞧,來人居然是鳳姐和寶玉。

紫鵑喜出望外如遇救星,忙上前招呼:“二奶奶、寶二爺,你們怎麼來了?”

寶玉望見黛玉,急匆匆邊走邊道:“老爺已經聽說姑父的事了,正在跟國子監的大人商議對策,你現下如何?要不要回園子去住?”

黛玉不語,只是搖頭,已經從大觀園走出來了,焉有再回去之理。

鳳姐走在後頭,見這官邸亂成一鍋,大門形同虛設,便招呼幾個小廝去守門,囑咐若有來訪,先行通傳。又讓廚房燒菜熬湯,熱火朝天地隨時恭候林如海回來。

鳳姐張羅完這官邸的事宜,見黛玉一臉憂色,且沒有要回賈府的意思,只好上前寬慰:“官場上人來人往,哪個人沒被查過,況且姑父剛剛上任,任他們查也查不出多少事來,我看到頭來不過是虛驚一場,你別嚇壞了,安生等姑父回來吧,別先把自己嚇病了,倒讓姑父擔心。”

這些道理黛玉固然都能想到,但是經鳳姐的口說出來,才頓時有醍醐灌頂之感,於是連連點頭,心下敬佩。

大觀園的姐妹能詩善文,卻無一人敢怠慢鳳姐,這自然不是單看她的管家身份的。黛玉是由衷贊賞鳳姐的,然而近來的事卻讓她心生擔憂,宿命猶如一座屹立在每個人跟前的險山,像鳳姐這樣有能耐的婦人,來日若被宿命刁難,不知又會歸於何處。

寶玉在一旁長籲短嘆,紫鵑見黛玉絕口不提北靜王派人上門的事,想著這件事絕非黛玉一人可承受,便壯著膽子向寶玉和鳳姐道:“二奶奶,寶二爺,你們不知道,方才北靜王府派了人來,說要娶我們姑娘過門,眼下老爺又出了這事,聽起來分明是仗勢欺人了,姑娘只好答應下來,這該如何是好?”

鳳姐雙眼微瞪,緩緩道:“竟有這種事?”

寶玉難以置信,急忙問:“真是北靜王派來的人?”不等黛玉答話,寶玉也深知北靜王做事不會是兒戲,於是又握著拳頭自顧自道,“好,我知道了。”

寶玉一味惱火,心道跟這等王孫公子結交,竟然引來入室招來是非,真是始料未及。

鳳姐則鎮定道:“別慌,若果真是北靜王的意思,他為了禮數,斷然不會趁人之危,強娶林妹妹過門。”

黛玉聽罷點了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不管如何,他肯定會先讓父親回來的。”

寶玉按捺不住,嚷嚷著去找北靜王說理,鳳姐恐他生事,便要領他回賈府,臨走前又問黛玉一聲:“你真的不跟我們回去?”

黛玉搖頭道:“我此時若走了,實在有畏罪的嫌疑,外人知道更要往父親身上潑髒水了,我不能走,我要守在這裡等父親回來。”

鳳姐留下一個年長的婆子照應黛玉,黛玉目送他們離去。

到了下半日,黛玉心緒已經好轉些,只是一整日無人上門,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日暮再度西垂,廚房的人來問紫鵑是否要盛飯,紫鵑瞧了瞧黛玉,小聲道:“先備著吧。”

黛玉毫無食慾,大半日不曾進餐水,只覺口渴,讓紫鵑倒杯茶來喝。

眼見月上柳梢,這一日看來一無進展,黛玉望見自己映在茶水裡的模糊面容,心生形單影只的悲慼。

一口茶未入喉,外面忽然傳來一句——“老爺回來了。”

黛玉定了定神,恍惚中不敢當真。

紫鵑遠遠地聽見了,以為自己頭昏聽錯,沒敢驚動黛玉,豎起耳朵接著往下聽。

片刻後,第二聲還未聽見,黛玉已忍不住開口道:“他們說老爺回來了,是不是?”

恰在這時,前院已傳來小廝的呼喚,一時傳遍整個官邸。

黛玉驚喜萬分,放下茶杯起身向外走,紫鵑跟在後頭,不忘提醒黛玉:“姑娘別摔著。”

黛玉來到前廳,腳下險些踉蹌了一下,她看見父親是被人馱回來的,第一眼看到父親身上還穿著臨去時那身衣裳,第二眼便牢牢看向那個馱著父親的人。

早聽說他會來,卻仍意外他會在這個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