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這會兒對任何一個明家人都沒有好臉色,聞言立刻拆臺:“大小姐,冰箱裡只有牛肉,你扯什麼西餐法餐?顯得你多能似的。”

明玉:“……”

她有點茫然和不敢置信,想不明白自己哪裡惹到張燁了,默默縮回顏藝身後,委屈地說:“我就是給大家提供一個選擇。”

張燁的好友田甜也受到了精神沖擊,出來打圓場:“大家都好厲害,燁哥會燒什麼菜?我是不是有口福啦?”

然而張燁並不領情,似笑非笑地說:“我不會西餐也不會法餐,只會煎牛排。”

明玉的隊友顏藝皺著眉開口:“張先生有什麼不滿直說,不必陰陽怪氣。”

他是在場資歷最深的藝人,十六歲成團出道,26歲達到事業頂峰後轉行當演員拍戲。只可惜戲路不太順,這幾年人氣逐年下滑,於是慢慢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幕後。

比如這檔綜藝,投資商之一就是顏藝和明玉所在的經紀公司,顏藝有公司股份,來參加節目一個是為了提攜公司後輩,一個是為了給節目吸引新的觀眾群體。

此時他提攜的後輩被針對,他有義務出來維護。

彈幕裡已經吵起來了,全是明玉的粉絲在憤憤不平。

【這男的發什麼癲?有病去治好嗎?】

【這麼會陰陽,上輩子是陰陽師嗎?】

【啊啊啊寶寶委屈了!】

【顏藝好帥!張燁滾!】

……

張燁忍了忍,沒懟回去。他忽然想起自己來參加節目是為了提升人氣,不能留下一個愛吵架的形象。

空氣有點尷尬,白生站出來緩和局面:“我們六個人,一塊牛肉肯定不夠,要不先去村民那裡買點菜。”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援,但買菜錢上哪兒拿還是未知。

張燁知道表現的機會來了,“我來買單。”

廣播發出提示:“嘉賓只能用節目組發的現金購買食材,請嘉賓到小院中領取現金。”

六人來到小院裡,只見一名農民打扮的中年男人站在涼棚底下,對他們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小圓村村長,想請大家幫個忙。”

嘉賓們意識到是任務來了。

張燁:“我們要做什麼?”

村長唉聲嘆氣:“我們村老齡化嚴重,有很多農活幹不完。想請你們年輕人幫三戶老人家完成一項農活,完成後每組可得到一百塊報酬。”

“農活?”張燁皺了皺眉,壓迫感極強的眉眼盯著村長,不滿:“這不是一個休閑慢綜藝嗎?”

村長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面不改色:“幹農活是我們小圓村的休閑方式之一。”

“去年來的年輕人還幫我們村插秧了。”

張燁:“……”

確定任務內容,六個人一塊出門,出發去周邊的農戶家尋找需要幫忙的老人家。

廚房的飯就放那兒煮著,反正熟了電飯鍋會自動變成保溫模式,不會燒壞。

一行人剛走出來,就見隔壁人家的門口坐著個老太太,正在剝洋蔥。

明玉蹲下身,問老太太:“阿婆,您現在是在準備午飯嗎?”

老太太抬頭看她,滿臉的褶子像溝壑一樣深刻,可以想象這張臉年輕時遭遇了多少風吹雨打。老太太反應了一會兒,說了一句方言,嘰裡咕嚕的,沒人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