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發展中地?方有了, 前?些?日子柳大尺也把榨油工具做了出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小雲眼前一亮,“你說的太有道理了!那我下午就去趟牧縣!”
柳大尺因為還要顧著商隊的事,因此,趙小雲索性接過了擔子,跟趙來貴一起管起了制油廠
眼見制油廠跟挖河道那邊都走上了正軌,趙豐年也在這時候,把趙有志找了過來。
“關於在北地辦學堂的事,你可以多去五樹縣走走,跟冷存真聊一聊。”
趙有志遲疑,“他不是那什麼,跟那些人一夥兒的嘛?”
“不算是,他是天元十五年的進士,有真才實學,你前些日子不是在看卷宗?可有發現他來了北地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趙有志恍然大悟,“是推行私塾,不過後面被當地毫紳給壓了下來,再後面就沒有記載了。”
“後面他就去了五樹縣,偏安一隅,明哲保身,但我相信,他心裡有成算,因此,你若是想做好這件事,盡可尋冷存真,楊知事前些日子跟那邊打得火熱,可為你從中說和。”
趙有志得了準話,馬上就找到了楊菱,而楊菱得知此事,也十分激動。
“是極是極,北地是該有自己的官學了。”
將這件事交給趙有志後,趙豐年開始畫起了圖紙。
等趙青青找到人的時候,是在工房。
“......原來如此,原先的犁耕地時,常常需要回頭轉彎,總歸是不大靈活方便,而將直轅改為曲轅,犁頭的犁盤又可以自由轉動,這樣一眼,再轉彎時就靈活省力多了,大人真是心思靈巧!”
”這也並非是我想出來的,是某地的百姓們的巧思,我不過借鑒一二,總之,陸師傅,還要麻煩你跟大家這些日子辛苦些,做出兩架來。”
“不敢,大人幾時候要用?”
“三日後吧,三日後運一架去小河村示範,等各縣統計數量,這些都要提前做出來,才不耽誤了明年的春耕。”
“那小人明白了,大人放心。”
趙青青等他們說完方才笑著走了過去。
“大人,這是方才柳掌櫃交過來的參會商戶名冊。”
陸木匠見他們有事商量,便帶著侄子忙去了。
趙豐年翻完名冊,滿意不已。
李家跟盛富貴倒了後,這北地的不安定因素就沒了大部分,至少,從表面來看是這樣沒錯。
過去一年裡,百姓經歷了太多,趙豐年私以為,無論是百姓們,還是官員們,都迫切需要一場儀式來慶祝,告別過去,迎接未來。
當趙豐年在晚飯桌上提出這事,趙來賀還在幫忙想主意,巧娘卻見怪不怪,“什麼最開心?那肯定是趕集了,尤其是過年那會兒,一想到能去趕集,往家裡搬那些東西,單單想著就叫人開心又滿足了。”
趙豐年當即雙眼一亮,“娘,你說的對,那咱們就辦一場大集,至於日子,就定在臘八吧。”
於是趙豐年便讓柳大統計好願意參加臘八大集的商家,參會的商家要在這一日推出各種各樣調動氣氛的活動,而衙門會結合各方面對這天表現最高的商戶發下嘉獎,更是免除這一日的稅收。
有這句話在前面吊著,商戶們自然都踴躍報名了。
不過,趙豐年提出對商戶進行嘉獎,卻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李家倒臺後,北地的商戶隱約以王家為首,這卻並不是趙豐年想看到的,是以,這次也是為了再提拔幾家商戶出來。
趙豐年這裡召開會議,跟眾人商定細節,而王家,王家主也在叮囑下面的族人。
“不可拔得頭籌?這是為何?”
“對啊,想我們王家一直被李家壓一頭,如今李家沒了,我們自然是要擔起責任來,也好叫大家都知道,誰才是北地的大商。”
王家主卻搖搖頭,“那我們王家只怕要步李家後塵了。”
見族人不懂,王家主解釋,“我問你們,要是你們是知府大人,你們能願意轄地出現一家獨大嘛?我們王家並非一絲汙點都沒有,只不過站對了地方,知府大人知道我們王家是個識趣又能關鍵時候替衙門分憂,這才是我們逃過一劫的緣由,倘若我們一家獨大,所謂樹大招風,那就該到了知府大人收拾我們的時候了。”
眾人被這番話嚇住了,王家主卻又笑了,“也不用太擔心,只不過退一步,讓其他商戶也有個出頭的機會罷了,我們王家也不是誰都能撼動的。”
倘若是趙豐年知道王家主這般識趣,定會放心不已。
三日後,曲轅犁也做好了,正當趙豐年興沖沖準備帶著人去小河縣試新農具之時,卻被趙青青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