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爺想不到的是,等到一年後,他會看著那三成的契書想抽一年前說三成不算多的自己一巴掌。

第二天,得知牧縣即將迎來一批羊,牧縣的百姓都沸騰了。

“雖然只有一百多隻,但是遲早會有兩百隻,兩千隻,兩萬只!”

這是所有百姓都堅信的道理。

做好了決定後,拓九便帶著人去府城運羊,眾人趕著羊群的時候,拓九又惦記上了那幾頭牛。

王文偶然經過牛棚見他在外頭打轉,猶豫著上了前。

“拓大人,這牛可沒說要一起給您的,您要是閑來無事,不如去沙沙縣那邊轉轉,那頭正在清點果樹苗,挺有意思的。”

“誰說我惦記這牛了!”

王文遲疑,“拓大人,小的沒說您惦記牛啊……”

拓九啞火,正巧這時王師爺總算清點完畢,領著人到了,這才緩解了他的尷尬。

“你總算來了,可真夠墨跡的!”

“大人,這批羊好,個個生龍活虎的,還有幾只小羊崽子。”

拓九志得意滿,“可不是,我都親眼瞧過了,都是好苗子!”

拓九坐在馬背上,領著羊群在牧縣招搖過市,隨著越靠近牧場,便越來越多的人跟在了身後,等到了豐渠所在的那片草場,眾人期待又熱切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待看到第一隻羊低頭啃了一口草,人群裡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好,帶起了一陣陣的歡呼。

只是歡呼過後,又不少人哭了起來。

“我阿爺養了一輩子羊,走的時候卻連根羊毛都沒見著……”

“我家的羊都長大了,說好了賣了下聘,就在前一天全沒了,羊沒了,孩子沒了,什麼都沒了……”

“知府大人把羊帶回來了,能不能把我們家人也帶回來?”

王師爺看了這一幕也不是滋味,他是王家的分支,不算遠的那種,被主脈庇護著長大,從小讀書都要偷偷摸摸,生怕被戎子看見了殺人,跟普通百姓比起來,他已經算是幸運了,卻一直活得戰戰兢兢,而百姓只會更苦。

他本想看看拓九,卻只見他不知何時也紅了眼眶。

“大人?”

“起先我不明白趙大人為什麼這麼急著要我們養羊,有了那肥,種地也餓不死,現在我才明白,他養的不是羊,是養的人心,那個詞怎麼說?別人是亡羊補牢,他是養羊補心,補大家破缺的那顆心。”

拓九說完忽然又頓了頓,“我這個詞是不是又用錯了?”

王師爺笑了。

“不,大人用得非常好,一點都沒錯。”

牧縣終於要重開牧場了!

這是近來牧縣百姓們最開心的談資,想到那草地上白花花的羊群,百姓們便似乎有了無窮的力氣,竟是不分晝夜地挖溝渠,問就是想讓牧縣早日恢複以往牛羊滿地的場景。

“我們不要衙門的錢,我們知道,知府大人是為了給我們建設那什麼家園才讓我們挖溝渠引水,哪有建自己的家還要旁人掏銀子的?”

“沒錯,我們都是自願的!”

趙青青得知此事,感動之餘立馬雷厲風行地阻止了這場自發“活動”。

“大人是想要百姓們生活如意,但是倘若是拿百姓們的健康,乃至性命來填,跟那些為了政績壓迫百姓之人有何不同?”

王師爺感動不已,拓九也若有所思。

百姓本來還為衙門阻止自己建設家園而生氣,而得知是知府大人心疼他們不易,擔心他們損傷身體才不讓他們日夜幹活,頓時個個都感動得不行,衙門多方勸阻,竟都不如提一句知府大人。

眾人也紛紛是無奈又好笑。

牧縣這裡熱火朝天,沙沙縣也差不多。

趙豐年去沙沙縣考察的時候,就覺得沙沙縣無論是種大豆還是種果樹都挺合適,以前就跟沙不多提了這事。

沙不多當然是高興不已,簽了契書後,就翹首以盼樹苗的到來,終於等來了果樹苗,得知趙豐年不僅給他們樹苗,還給他人手幫忙,當即又感動得跟什麼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