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笑了,“可不是,是他沒福氣,我就是這般想的,我還得感激他,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了,當然,最應該感謝的自然是咱們寶兒。”

陳蓮說完,又轉向趙豐年,“說來,府城裡,一切可好?”

趙豐年點點頭,“放心吧,伯孃,一切安好。”

陳蓮再次笑了,“好就好,紡織廠前面停工了好些日子,這些日子緊趕慢趕,倒是出了幾匹新鮮的花樣,我這次給你們拉了一車過來,你們送人也好,自己裁衣也罷,總歸過年了,都換上新的,討個好兆頭。”

“我就不跟你客氣了,只是布料就算了,做什麼給他做這麼多袍子,他如今個頭竄得厲害,做多了穿不下白廢了你功夫。”

“可不是我做的,我只打了個樣,是阿玉阿珠的手藝。”說起兩個女兒,陳蓮一臉的驕傲,“不是我說,我家阿珠阿玉女紅這方面,可是比我這個做孃的強多了。”

巧娘也誇,“阿珠阿玉是能幹,手巧著哩!”

“我本來還想這兩年給阿珠阿玉留意好人家,如今經了這麼一遭,我真是捨不得倆孩子,這些日子倒覺得小雲爹孃說的不錯,慢慢找,找不大就招贅,還能委屈了孩子不成?”

“是這個理!”

過完年,趙豐年一家就準備回府城了,趙大胖依舊跟著一起。

張氏這幾日心裡才恢複一些,見兩個孫子都要離開,一時間拉著兩人的手,就是不肯鬆手。

趙老頭安撫了半天也不成。

趙豐年無奈,回抱著張氏,說了幾句話,張氏這才擦擦眼淚,放他們離開了。

趙二胖在後頭不滿。

“都是孫子,就沒瞧見我奶這樣捨不得我的。”

卻被王三娘拍了一巴掌,“你整天在村子裡招貓逗狗,看見你都嫌煩,還捨不得呢!”

“反正你們都是偏心,哼!”

“嘿,你還反了天了!”

“也沒在這裡住多久,過個年的功夫,竟還有些惦記了。”到了府城,巧娘一邊感嘆,一邊又急著去看後院種的菘菜。

趙豐年跟趙來賀趙大胖一起搬行李,村裡如今富裕了,過年也捨得買點好的犒勞自己與家人,地裡的菜就不新鮮了,得知府城吃口菜都要花錢,臨走的時候送了他們不少,也就是冬日裡除了菘菜蘿蔔沒多少菜,不然一車是得裝不下了。

“這條瞧著不行了,咱們晚上吃魚湯面。”趙來賀將一個裝滿水的大木桶提了下來。

趙豐年看了眼,是上河村跟下河村送的魚,秋天的時候上河村跟下河村的魚賣到鎮上跟縣城,頗受歡迎,兩村賺了不少,過年那會兒兩村還特意上趙家送了一回魚,到了臨走的時候,又忙著送了一桶來。

都是懂感恩的人,只說想吃魚了就來句口信,直接讓運輸隊給捎到府城來。

“放水桶裡養不了幾日功夫,明天去傅府拜年,給你老師他們也帶上幾條。”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收拾完,帶上給傅家的年禮,便出發了。

到了傅府,自然是收到了熱情的款待。

傅老婦人將趙豐年引到了後院。

“寶兒!”

“青姐,翠翠。”

屋裡的人正是趙青青跟趙翠翠。

趙豐年朝傅老夫人一拜,“多謝師母了。”

傅老夫人揶揄一笑,“你老師說的對,你就是個操心的命!你來看看,我可有虧待你兩個姐妹?青青翠翠在我們這裡再安全不過了,你就放心吧!”

趙豐年也笑,“師母可別打趣我了,人在師母這裡,我是再放心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