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最佳人選(捉蟲)(第1/5頁)
章節報錯
第54章 第 54 章 最佳人選捉蟲)
會試當天, 趙來賀起了個大早,跟大胖一起送趙豐年去貢院。
本以為他們來得夠早,不想等到的時候, 貢院門口已然有不少人了。
出了會試的學子, 甚至還有不少看熱鬧的小販,或挑著蠟燭, 或挑著幹糧叫賣, 賺的就是那些忘帶齊全的學子們。
二月份的京城還冷著,加之要在裡面待上九天, 貢院也會發蠟燭跟炭火, 只是品質如何, 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次等的蠟燭跟碳火燃起來煙大, 燻了眼睛難免受影到響, 因此家境好的學子大多都會自行準備。
傅府也給趙豐年準備了上好的蠟燭跟炭火。
時辰還早, 趙豐年就在車廂裡閉目養神, 卻不想聽到外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不知那懷江府趙豐年可也來了。”
“月前我聽聞他在嵐州鄉試榜上有名, 且乃頭名解元, 想必今次不會錯過。”
“竟然又是頭名, 那這回會試頭名豈非也是他囊中之物了?”
“這可未必,你把江南諸君還有京城學子放在哪裡了, 依我說,那嵐州自從三十年前出了一位傅青雲傅大儒, 還沒出現過其他人物,他能在嵐州如魚得水,那是嵐州文風稍遜,到了這人傑地靈的京城怕是驚不起什麼水花的。”
“可他畢竟師從傅大儒, 不說會元,我猜此次會試前三應該有他一席之地。”
“這些日子都說傅大儒不過念及同鄉之誼才收下了他,是否果有真才實學,又或沽名釣譽之輩還未可知,不過,這頭名,應該就在我們江南的蘇景章跟京城顧子昂之間了,至於青州齊晟,雖也有才名,卻到底不如前兩位。”
馬車裡,聽了個全的趙來賀看了眼依舊閉目養神的兒子,不禁有些擔心。
察覺到趙來賀的目光,趙豐年睜開眼睛,“安心吧,爹,我沒受到影響,世人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向來會妄自猜測,只是幾句流言蜚語罷,還動搖不了我的本心。”
趙來賀摸摸他的頭,“爹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只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厲害,能走到這裡已經很了不起了!爹雖然見識少,卻知道科舉之難。”
趙豐年雙目含笑,“我知道了,爹。”
“時辰差不多了,阿年,準備進考場了。”外頭,大胖喊了一句。
趙來賀跟大胖眼看著趙豐年進了考場,又等了一炷香的時辰,這才回去,只等九天後來接人。
九天後,趙豐年出了貢院,接下來,就等著會試放榜了。
他自覺已經盡力了,最後一道題考的是農事,對與所有農家出生的學子而言,是個機遇,也是他的機遇。
殊不知,考院裡,閱卷的考官正為了最後一道農事題發愁。
“農家寒門學子走到會試已然不易,聖上特意命諸位大人出一道農事題,便是鼓勵扶持寒門,我等自當以此為重。”
“此言差矣,雖農為國之根本,但治理國家又豈是單單懂一個農事就可以的?我手上這份卷子,雖於農事上有所欠缺,但是其他堪稱完美,所謂才華橫溢,文采斐然,就是如此了。”
“治理國家也非文采出眾方可,我這篇不論在文采,抑或是農事上,皆為上上之品,更難得的是時事這篇,精彩絕倫,該為頭名。”
“只是那篇詞藻略顯平淡,細看之下,少年意氣過重,還是看看我這份,於時事上的看法跟如今朝廷諸位學士別無二致,農事篇也與如今朝廷推行的政令不謀而合。”
幾位副考官爭執不已,最後主考官開口了。
“我等蒙受皇恩,為朝廷選舉人才,實不該傾注個人喜好,這第一份考卷雖詞藻華麗,文采出眾,只是陛下既欽點了農事一篇,就不能有缺,此篇不能為頭名,第三份考卷,確實對時事分析條理清楚,引經據典,其他篇幅也尚精彩,但諸君可曾想過,陛下倘若想要朝廷上下都是一個聲音,為何要今年要加上時事跟農事兩篇?尤其是時事中重提北方之事?至於這第二份,”
主考官笑了笑,“此子應當寫了一手好字。”
為了避免從字上認出學子,從中行舞弊之事,會試的考卷都是由專人謄抄、糊名,再送到這裡閱卷,而如今主考官竟說了這麼一句話,眾人皆是一頭霧水。
“他文章行雲流水,字裡行間書生意氣,少年風流,時事篇有自己的主見,細想之下令人耳目一新,農事篇分析深入,切實可行,無一缺漏,雖沒有第一份的詞藻華麗,也無第三份的引經據典,卻是真正的上上之作。諸位可要知道,這少年意氣並非壞事,咱們的太子殿下,如今可也是正值意氣風發之時啊。”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擦了一把汗。
“大人所言有理,那便定這第二份為會元,前三份立即封卷跟名單一起送至宮中吧。”
若是皇帝看過,禦筆點過了,那會試的排名榜就出來了。
“是極。”
放榜當天,趙豐年一大早上就被大胖從床上拉了起來,演繹了一場什麼叫做“皇帝不急太監急”。
“阿年你怎麼就不知道著急呢!貢院外頭的酒樓客棧都坐滿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