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懷江府這邊,趙豐年讀完已經是戶部郎中的張謙來信,不禁好笑。

顧子升則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是傅先生的弟子,而傅先生此前擔任過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師,如此一來,豈不是你跟太子事出同門?厲害了呀,你這是還沒入朝為官就給自己找了個靠山啊!”

“你可真能想,不過,太子殿下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王朝未來的繼承人不行,趙豐年對入朝為官後的選擇可是要重新規劃了。

“太子殿下仁厚,人人誇贊。”

“一個人能得到每一個人的誇贊可非易事。”

顧子升想了想,“那倒也沒有,徐鈺就經常彈劾太子殿下,不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你要是見了太子殿下就知道了,他真的是一個很仁慈的太子,對待下面的弟弟妹妹也很友善。”

“我明白了。”

顧子升都覺得好的人,要麼是真的好,要麼就是偽裝得太成功了。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八月,這一回,趙豐年要去嵐州城了。

鄉試一共三場,每一場要考三天,持續九天,也就是說,這九天裡,考生吃喝拉撒都要在貢院裡,這也是為何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堅持不到最後就被抬了出去。

這幾年趙豐年一直堅持鍛煉身體,趙來賀巧娘也不留餘力地給他補身體,趙豐年相信如今自己的身體應該吃得消,只是巧娘一聽要在裡面待九天就憂心忡忡。

傅青雲讓府醫給趙豐年號了脈,又備了一隻人參,讓他到時候含在嘴裡補充體力,趙來賀巧娘感激不盡,涉及兒子身體,也沒推脫,傅府的人參都是上等的藥材,也是他們外面想買都買不到的。

趙青青趙翠翠聽說要在號舍裡搭木板睡覺,給他做了一身厚袍子,好叫到時候墊在下面舒服一點。

“多穿點,到時候熱了晚上還能當被子,我聽說雪兒說,那號舍裡還有可能漏雨水,可要帶鬥笠啊?”

趙豐年安撫她,“是有可能年久失修,之前參加過鄉試的幾位同窗說要自行準備油布,爹給我準備好了,到時候佈置在頭頂,不妨事。”

“那就好,你記得去了就佈置,也要壓好了,就怕下雨刮風,瞧我說的,呸呸呸,秋闈期間一定風和日麗!”

趙青青趙翠翠月前已經從傅家搬出來了,如今就住在趙家,這回去嵐州城,趙來賀跟趙大胖陪趙豐年一起去,巧娘跟兩個女孩子則留在家裡。

這回趙豐年打算等鄉試結果出來了之後再回府城,算起來前後要在嵐州城待一個多月,顧子升讓為了趙豐年放心考試,特意讓巡邏隊每天在趙家巷子那邊多轉幾圈。

八月底的時候,還沒等趙豐年趙來賀傳回信,傅家先得了訊息——

趙豐年榜上有名,中了!

“我就知道這孩子是沒問題的,這種好訊息,怕是趙家那邊還不知道呢,得趕緊讓人跑一趟,也好叫他家裡高興高興!”

得知了趙豐年考上了舉人的訊息,巧娘跟趙青青姐妹高興不已,送走傅家來報喜的下人,巧娘高興得在院子裡來回打轉。

“寶兒他們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得去挑只雞,這回遭了罪了,可要好好補補,不不不,寶兒不愛雞湯呢,得買大骨頭......”

趙青青笑著拉著她坐下,“嬸娘,你看你,都高興得亂了頭了,寶兒跟四叔胖哥他們還不知道如今到了哪裡呢,現在就去買骨頭留不住的,不如咱們把能收拾的東西撿了收歸好了,等他們回來,又要回村祭祖,又要宴請大家吃酒,忙起來怕是沒有空閑了。”

巧娘拍拍她的手,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到,可不是該收拾收拾東西了,前頭說是跟著傅家的車隊一起去京城的,咱們先收拾好東西,到時候隨時可以走,也免得人家等咱們了。”

過了幾日,便有上頭的差人來家裡報喜,巧娘笑著給了喜錢。

巷子裡的其他人家聽說趙家兒子中了舉了,一時間紛紛羨慕不已,都嚷著明年也要在院子裡種兩顆桂花。

“蟾宮折桂,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家本來就會讀書,打小就聰明,不然能叫神童麼?”

“你們都想岔了,去趙家問舉人娘親討根桂花枝條才叫沾喜氣呢!”

這話一處,眾人一窩蜂呢都往趙家跑了。

趙青青趙翠翠雖然住在趙家,但是平日裡不會出門,更不會叫人看到,巧娘讓兩人回房間去,這才應付起了外面道喜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