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文會(捉蟲)(第2/4頁)
章節報錯
“大力叔的提攜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小尺哥你有這方面的天分又願意學,我跟大力叔也說了,這一回就要放手讓你自己做了,他會在一邊看著,你只管放心大膽往前走。”
柳小尺感動不已。
這回運輸隊直接從趙家村離開。
運輸隊離開後,趙豐年便接到了顧子升的帖子,邀他去縣城參加一場文會。
到了地方趙豐年才知道是府城的周學政組織的文會,連顧家村的顧小秀才跟陳家灣的陳秀才都來了。
“上次一別,你竟又弄出了一個紡織廠來,實在是英雄出少年。”
上回見面還是趙豐年考中秀才宴請那會兒,顧家村兩位顧夫子帶著賀禮上門,都為趙豐年感到高興。
顧秀才上回又參加了一次鄉試,依舊榜上無名,他笑稱往後只當一個教書先生,但是今日在這裡見到他,趙豐年便知那句“教書先生”才是戲言了。
趙豐年問候了幾句顧老秀才,兩人交談了片刻,陳秀才這才上前搭話。
“陳夫子有禮。”
陳夫子回了一禮,笑道,“趙秀才院試那篇文章老夫反複研讀,還讓私塾裡的學子通讀背誦,實在是精闢。”
趙豐年自是謙虛。
“趙秀才太過謙虛了,不知趙秀才今日可帶了文章來,也好叫我瞻仰一番,我近日有感而發,偶得了一篇文章,還想讓趙秀才品評一二。”
“陳夫子言重了,我一介後生,比不得陳夫子耕耘不輟。”
顧秀才也笑,“你確實是後生,可後生可畏,是要把我們這些人都比下去了。”
顧秀才說完,轉頭又看相陳夫子,“陳夫子教書育人,於文章上不斷追求,實在是我輩楷模,不似有的人,說是讀聖賢書,卻只聽聞了幾句流言蜚語,竟是弄得這文會也烏煙瘴氣了。”
顧秀才說的是幾個貶低趙豐年銅臭的縣城學子。
“讀書人還是要以聖賢書為本,萬不能捨本逐末,學了那商賈之流追名逐利失了本心。”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多的是傷仲永的,如今看來,就在我等之中呢。”
趙豐年聽了這話還沒什麼反應,顧秀才跟陳夫子就先坐不住了。
“諸位人雲亦雲,只聽片面之詞就妄下定論,實非君子所為!”
這時,主持此次文會的學政聽到動靜出現了。
周學政曾是趙豐年那場院試的學政,他原本很是欣賞趙豐年的才學,也覺得他一個農家子走到院試不易,還特意關照過府學那邊是否有一個叫做“趙豐年”的學子前去報道,卻得知他中了秀才後,根本沒去讀書不說,反而流連鄉裡,做起了買油的生意,近日來又弄了個什麼紡織廠,跟女子織布有關,當即就對趙豐年印象變差了。
這次文會邀請的是臨縣及周邊有秀才功名及以上的學子,周學政本沒叫準備趙豐年的帖子,未料想臨縣縣令卻替趙豐年要帖子,周學政只得捏著鼻子給了一張出去。
方才他一直關注著學子們的交流,聽到這邊動靜趕過來一看,第一反應竟是——好一個俊秀的少年郎!
等得知這風姿綽約、文質彬彬的小少年竟就是趙豐年,當即就沉了臉。
“你就是趙豐年?趙學子,今日乃是各位學子交流文章的文會,你引得眾怒,是否不太恰當啊?”
趙豐年先是跟眾人一起行禮,這才又拱手,“學生擾了文會清淨,乃是學生之錯,只是,我以為今日學政舉辦文會,是體恤我等讀書人,為我等提供一個交流之處,卻未想到,竟有學子辜負學政心意,背後嚼人口舌,肆意汙衊他人,比之那村間鄉野更有過而無不及,委實令人傷心。”
周學政看了他一眼,沒因他三言兩語轉變,“這麼說,你並無有行買賣商賈之事了?”
“學生卻有行買賣之事。”
眾人再次議論起來,趙豐年卻朝周學政再次拱手,“學生敢問學政治,我等讀書為何?”
“自然是報效朝廷。”
趙豐年卻笑,“學生以為,此言對,卻不全對,”見周學政看過來,他繼續道,“我等讀書,無非是為了科舉為官,而後報效朝廷,可如何報效朝廷?”
“做了官不就是報效朝廷了!”有人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