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來賀一家進來,趙老頭嘆了口氣。

“老四,老四家的,你們來了,今天這事,跟你們本來無關,只是到底是一家人,便想著也聽聽你們的意思。”

原來,趙來慶幾個月前去縣城辦事的時候就認識了個小寡婦,兩人來往幾個月了,本來趙來慶在鎮上,也不是時時有空去縣城,但是前不久,錢員外因著趙豐年家這一層關系,便提拔了趙來慶去了縣城的宅子做事,這下倒是方便了趙來慶了,竟直接住到了那小寡婦家裡去了。

兩人都在縣城的時候多了,年前又有不少人去縣城辦年貨,一來二去,可不就跟那天趙豐年一家一樣,剛好撞見了麼。

前陣子村裡開始出現了一些流言,說是趙三在外面有了相好的,不要村裡的媳婦了。

陳蓮本就因丈夫不著家而憂心,聽了這些話,就更加焦急不安了,而昨天王小紅告訴她看見了趙來慶跟個年輕貌美的小媳婦一起逛集市,當即就讓她天旋地轉,竟是暈了過去,還是兩個閨女機靈,忙去老宅喊了人來,才救了起來。

趙老頭跟張氏也立馬決定要跟陳蓮一起去縣城找人,到了那邊的時候,趙來慶正跟那小寡婦挨在一塊兒有說有笑,趙老頭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他趙老三這是真的在外面有了相好的了!

昨晚折騰了一晚上,陳蓮從歇斯底裡到默默哭泣,最後鬧著要跟趙來慶和離,還要帶走兩個女兒。

趙豐年聽完整個事情,其實並不贊同陳蓮和離。

這個時代對女子十分苛刻,本來女子就被人看輕,和離的女子更加不容易了,和離後生存都是個難題,倒不如拿著趙來慶的錢,眼不見為淨,往後自己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多存點錢財傍身,靜待時機再離開。

“要不怎麼說血濃於水,三嫂平日裡怎麼嫌棄兩個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到了這個時候倒是情願什麼也不要都要帶走兩個女兒了。”

回家的路上,巧娘唏噓不已。

“三哥當真是糊塗,為了一個外面的女人竟然連妻女都不要了。”

巧娘翻了個白眼,“男人就是這個性子,寶兒,你往後可千萬別學你三叔,聖賢書都不知道讀到哪裡去了!話說,你方才跟你三伯孃說啥了,我看她回來後倒是冷靜了不少。”

“沒什麼,就是勸她再靠靠考慮考慮。”

巧娘嘆了口氣,“她如今正氣頭上,怕是聽不進去的。”

趙老三跟陳蓮鬧著和離的事很快就在趙家村傳開了,趙老三的岳家,也就是陳灣村的陳秀才一家也來到了趙家村,要趙老三給一個說法。

因為這事,趙豐年一家直到初三才去柳河村給柳老頭柳大拜年。

到了柳家,夏氏也問了這事。

夏氏根王小紅都是下河村人,初二回孃家的時候就聽聞了這件事。

“當真是要離了?”

“陳秀才來了一趟,還沒定下來,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夏氏拉著巧娘打聽訊息的時候,趙豐年在跟柳大討論起來了他的榨油機。

趙豐年圖紙畫得一如既往得詳細,柳大看了後,又問了幾個細節上的問題,說給幾日功夫就能給他做好送過去。

趙豐年自然不能讓他年都過不好替自己幹活,只說元宵後再做也不遲。

柳大笑著應下來。

元宵第二天,柳大就將趙豐年要的東西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