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畝産翻翻

趙來金回到家,剛好撞見王三娘,王三娘見他樂呵呵的,當即翻了個白眼。

“上趕著去幫忙,完了還樂得跟什麼似的。”

“都是兄弟,往後是要相互扶持的。”

“他趙四如今日子是好過起來了,也沒見他扶持扶持你這個大哥的。”王三娘不滿,忽然又想到什麼,“不如你去找老四借點銀子?大胖個臭小子,死活不去讀書,咱們得讓二胖去!”

趙來金無奈,大胖過完年大鬧了一場,就是不肯讀書,俗話說的好,這牛不喝水還能按著頭不成,只是二胖也不是個讀書的料,才去了一天就在家哭鬧開了。

“怎麼又扯到這上頭來了,兩孩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去也是浪費錢,還不如好好種地,誰不都這樣過的。”

王三娘立馬就怒了,“是,誰都是這麼過的,可你趙家老三不是,他老二兒子不是,趙老四家的兒子也不是,你老趙家也就你兩個兒子要土裡刨食!虧你還是當爹的!”

趙來金先是怔愣了片刻,隨即便是不甘中透著沮喪,“這不是,倆孩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子,咱們家也不是那富貴人家,何必上趕著浪費銀子。”

王三娘更氣了,可不得不承認趙來金說的也是事實,為了孩子讀書的事,他們節衣縮食,算起來,去年一年到頭都沒吃幾次肉,還都是老四家送過來孝敬爹孃的。

倘若是大胖二胖有一個能讀進去也就罷了,可偏偏兩個就是不開竅。

最後,王三娘也不得不認命了。

只是老四家也就罷了,人寶兒是縣太爺公認的聰明,可一想到王小紅家的柱子還讀著書,王小紅還見天的自誇,王三娘心裡就不舒服了。

而這邊,趙豐年總算是能鬆了口氣,只因人們來了一段時間過後,終於是消停下來了,一來是堆肥的好處還沒落到其他人家的身上,只聽了一耳朵自然比不上親眼所見,二來縣城組織了各村的人學習堆肥呢,大家都忙著。

趙豐年對此感到十分滿意,再不用擔心走在路上被忽然冒出來的人摸一把腦袋了。

這日,照常是趙來賀送趙豐年去顧傢俬塾,剛出了村口,碰上了同樣送人的趙來富。

自打家裡買了驢子,趙豐年幾乎就沒搭過趙大伯家的牛車了,過完年後,因著趙有志要備考童生,下學時辰不一樣,更是很久沒有一起上學下學了。

今天倒是碰巧了。

見到趙豐年父子,趙來富興致不高地打過招呼,沒再開口,跟之前見到趙豐年的樣子幾乎判若兩人。

趙有志府試沒過,趙豐年也能理解,只當趙來富苦悶於兒子沒考上童生心情不好。

殊不知,趙來富雖則失望,卻對這次趙有志考童生沒抱太大期望,畢竟有顧秀才的話放在哪裡,大不了就是明年再試,他家總歸是不缺這點銀子的。

他苦悶在於,都是做兒子的,還是一家子,趙豐年比自己兒子還小,卻小小年紀,已經接二連三表現出聰明過人來,還被縣太爺當眾誇贊,有了“神童”之稱,而他家這個卻是看不到一點苗子來,怎麼能讓他不産生落差來。

倘若趙豐年知道趙來富怎麼想的,怕是要覺得他是鑽牛角尖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未必一定要跟旁人比較的。

回去的時候,趙豐年這樣跟他爹說道。

趙來賀思索了片刻,“話不能這麼講,你富大伯自小要強,比我們這一眾兄弟都要有出息,第一個蓋房子的,第一個買地買牛的,如今見到其他兄弟趕上來了,兒子卻沒考上,雖說未必就是嫉妒,但是這心裡總歸是不太舒坦的,等過了這陣子,也就過去了。”

趙豐年點點頭,趙來富是個有智慧的人,一時間心態轉不過也是有的,就像趙來賀說的,過段時間就沒事了。

就在大家都在如火如荼的忙著堆肥的時候。

趙豐年忽然想起了自己去年曬的醬油。

“怎麼這會兒想起來了,還說呢,論照料這些活兒來,咱寶兒可比不上你娘,你前頭病了,我見那都長綠毛了,就都給扔了,可別告訴你爹,他向來捨不得一點糧食的,回頭就該心疼了。”

趙豐年一臉無奈,”娘,我就是要它長綠毛呢,不過這回就算了,咱們再做一次,娘還記得是哪一框長的綠毛嗎?咱門再試試。“

“這,哪有人要吃綠毛豆子的。”巧娘有些懷疑,但是出於對兒子的信心與支援,還是讓她麻利地去地窖裡搬了一袋豆子。

就在趙豐年實驗著做醬油的時候,時間來到了九月份。

九月中旬,各村最後追了一遍肥,臨近收獲,大家臉上沒有不掛著笑的。

“前頭開的花就多呢,豆莢都掛滿了,我家地裡可沒幾個癟豆莢的。”

“我從豆禾就看出來了,多壯的豆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