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巧娘謝過了熱情的村民,這才從趙豐年嘴裡得知了前因後果。

自是歡喜不已,當即從屋簷下取了一條臘肉,直言要給父子倆做頓好的。

晚上,一家人高高興興吃了一頓飯。

“入了冬我就不打算孵小雞了,不好養活,反倒白費了柴火。”

趙來賀點點頭, “是這個理,家裡柴火還要多備些,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落雪了,今兒個在村長家,我聽春子說村裡有人看見了麋子跑下山了。”

“我也聽說了,說是靠北邊那塊兒,顧家村的人正組人手呢。”

“咱們村也打算組人了,問了我,我沒應,修祠堂的事不用我們操心,我想著這兩日功夫得去趟縣城,剛好得了賞銀,趁機把驢子買了,不至於太紮眼,趕在臘月前我再進山。”

巧娘一臉期待, “這是好事!等買了驢子,回頭做一架板車,等你再去城裡出貨也不用總借別人家的板車了。”

第二天趙家吃的是雜面饅頭,鍋裡水開後,巧娘手快地撿了三個,用一塊白布包了,這才放進了趙來賀的褡褳裡。

“這個天氣,不等到了縣城怕就硬透了,看見那賣羊肉湯的你就買上一碗,好歹吃口熱乎的。”

“我心裡有數,這麼大的人了,還怕餓著不成。”巧娘知道他八成還是不會花那個錢,嘟囔了一句,又道, “我今日回趟柳河村,跟爹說一聲,讓先做個板車出來,你別買牲口那地界兒的車,聽說要價比外頭貴了有三文錢呢!”

“也成,那我一會兒去富哥家說一句,顧傢俬塾就要開始讀書了,別到時候又不去了。”

巧娘是知道趙家大伯是怎樣寵溺孩子的,趙有志又養的嬌貴,是可能怕冷推說不去學堂的。

“不妨事,有志真不去了,我便僱了他家牛車也沒什麼,等回頭咱們家就有驢車了,總歸是沒幾日的。”

涉及到趙豐年,夫妻倆沒一個捨不得的。

趙來賀這邊跟趙來富說好,便直接去了縣城。

趙有志本來還真是打算不去學堂,他爺也答應他了,偏偏趙來賀來拜託他們送趙豐年去學堂,他爹便也把他從床上拉了起來。

得知前因後果的趙有志,氣得一身肉都在顫抖。

等看到趙豐年,更是氣的牙癢癢。

“趙豐年,你真是個害人精!”

趙豐年驚訝,他還以為上次吃過虧之後趙有志不想跟他搭話了呢。

“我什麼時候害你了?”

“要不是你非要去學堂,我就不用要,他適時地打了個噴嚏。

趙大伯家的這個牛板車跟其他家的沒什麼兩樣,人坐在上面就直接坐在車板子上,天暖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到了冬天,就格外的冰冷刺骨了,更別提還要頂著風吹。

趙豐年正想著這事兒,趙有志見他不說話,立馬變本加厲。

“你沒話說了吧,果然是個害人精——”

“有志!越說越不像話了,寶兒是好讀書,你跟他學著點!”趙有富打斷兒子,又摸了摸趙豐年的腦袋。

“寶兒啊,你功課做的好,平日裡可要多帶帶你有志哥哥。”

趙豐年笑了笑,“富大伯,有志哥哥比我早讀書兩年呢,可不敢說什麼帶不帶的,只是我們都是兄弟,自然是比旁人親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