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農家日常 讀書(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7章 農家日常 讀書
接下來的每天,趙來賀夫妻倆白天幹活,晚上挖芫花,天不亮就往縣城裡趕,這樣小半個月下來,居然真沒人發現。
趙豐年把這一切歸功於他家太偏的緣故。
晚上,一家人坐在床上數錢。
“這兩天,桂花嬸問了我好幾次,今天我看她跟劉阿婆家都在田壟裡挖芫花呢,這買賣怕是做不了幾天了。”
“也差不多了,怪不得鐵牛前些日子往縣城裡趕,怕也都知道了,這沒啥,他們想做咱們又不攔著,芫花也快謝沒了,昨天孫掌櫃還跟我說不再收了,咱們索性不去了,等來富哥那邊有信兒,把寶兒讀書的事情定下來,我也要準備進山了。”
前些日子,老宅那邊說是已經把大胖送到了陳家灣陳秀才的私塾讀書去了,趙來賀不喜歡陳秀才,覺得他一來喜歡體罰學生,二來可能水平也不行,沒瞧見給自己三哥生生教成了一個迂腐的書呆子了麼,但是附近三個私塾,就數陳秀才收的束脩最少,本來趙來賀還要猶豫一下,但是這回賣芫花掙了足足一兩半!自家兒子這麼聰明的腦袋,肯定要找個好先生。
趙來富是趙老頭大哥的兒子,也就是趙來賀大伯家的堂兄,娶的是顧家村顧秀才親戚的女兒,自家的孩子也是送去了顧秀才家,顧秀才跟他兒子都是秀才,顧老秀才沒想繼續科舉了,父子兩人便開了一傢俬塾,不過小顧秀才聽說還是要下場的,貴是貴了點,但那讀書的氛圍肯定不一樣。
雖說兩傢俬塾目前為止都沒有出過秀才,但是趙來賀就是覺得,顧秀才那邊要更好,他們父子也不喜歡打手心,再說,人家小顧秀才還繼續考試呢,萬一成了,豈不是多了個當官的先生。這一點上,趙來賀覺得自己還是有點遠見的。
至於第三家,那是在縣城裡,就不是趙來賀能想的了。
那邊還在想著讀書的事,老宅這邊,王三娘自從從柳嬸子那邊聽說了最開始買芫花的是趙四家,頓時心裡就不舒坦了。
“老四也不是個好的,有這好事也不告訴自家人,昨日個縣城的藥鋪頭痛花的價格都降到三文錢一斤了,聽說上個月能有十文錢呢!”
趙來金沒當回事,“老四家寶兒要吃藥,肯定要多想辦法多賺點錢的。”
“那你還有兩個兒子呢,大胖還要讀書,花銷大著呢,還說什麼兄弟呢,有好事都不念著你這個當大哥的。”
趙來金不跟她爭,索性閉嘴了。
沒過兩天,鎮上跟縣城都不收芫花了,趙家村也漸漸沒什麼人再挖芫花,只趙豐年偶然能看到趙青青帶著趙翠翠還在挖,見到他還給他塞了一把野果子。
也是這時候他才知道,趙二夫妻竟想把柱子送到縣城的私塾去。
趙豐年對此沒有什麼想法,為了孩子的前途沒什麼錯,但是為此壓著兩個女兒做活,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只是不等他深思,他去顧秀才那裡讀書的事就定了下來。
這天,趙來賀特意在林子外圍打了兩只野雞,加上巧娘曬的一筐野菜幹,並一斤肥肉,又用紅布仔細包了一兩銀子,一家人去了趙家村。
顧家村在趙家村往東,中間還隔著柳河村,約莫半個時辰的路程。
早些日子趙來賀就在趙來富的引薦下跟顧老秀才見過,這次算是輕車熟路了。
見了面,顧老秀才照例簡單地問了趙豐年幾句話,見他口齒清晰,安安靜靜,無論是對束脩還是對人,心裡都十分滿意。
“我記得你們家這一輩從的是‘有’,可有了大名?”
趙來賀忙應聲,“有了,這孩子從小就身子骨弱,他生下來那天,剛下了一場大雪,那一年收成是大好的,我們想著就不從‘有’了,便取了‘豐年’兩字,也好壓一壓。”
顧老秀才摸了一把胡須,贊賞,“瑞雪兆豐年,你們又是‘趙’姓,甚好甚好。”
趙豐年也是這時候才知道他的大名居然跟上輩子一樣,有些驚訝,但是聽完趙來賀為他取這個名字的含義,便只剩下觸動了。
無論怎麼樣,趙豐年算是正兒八經開始讀書了。
就在趙豐年上私塾半個月後,趙來賀在一個淩晨進了山林。
“早些上去,不費時間,寶兒不用擔心,你爹可是老手了。”雖是這樣講,但巧娘眉宇間分明也是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