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小城事務(第2/2頁)
章節報錯
下一個工程需要招募多少百姓,算一下衙門需要支出多少銀子,用以給招募的百姓發工錢,還有每日要花多少銀子,包這些百姓的吃喝。
石城縣的百姓覺得他們這是遇上了最好的官老爺,從沒有聽說過衙門招募老百姓幹活,還包吃飽飯,還有工錢發的!
而且工錢還不少,比去富戶家裡打零工還要賺得多!
其中一些村的村民更得意,他們挖自己村的水渠,修自己村的路,還能領工錢!
擱一年前,他們做夢都不敢這樣想!
去歲回長安前,李素素和父親討論過民生問題,何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她說嶺南情況特殊,朝廷並不能完全掌控,各衙門都是憑本事自負盈虧,無需向朝廷歲貢。
那麼他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提高衙門收入,再把收取到的錢,用以在當地搞基建?
又提到為什麼百姓們聞徭役色變,那是因為朝廷的徭役,真的是離譜,讓百姓自備幹糧白幹活,這樣工作效率能高嗎?
李大人有心說,朝廷也是無奈之舉,朝廷並不寬裕。
而且,各地頒布的徭役,造福的也是當地百姓,百姓們相當於自己給自己幹活,有什麼好叫屈的?
李素素便跟她爹算了一筆賬,得出一個結論,頒布一次徭役,朝廷把參加徭役的夥食包了,再給參加徭役的每人發點銀子,都用不了多少錢。
再者,各地衙門收取商稅漏洞太多,許多商稅壓根沒收上來,這些錢可能比收人口稅丁畝稅還多呢!
於是她向她爹提議,凡是縣城開鋪子的,每月按店鋪面積大小,定額繳稅。
其實在嶺南為官也挺好,什麼事都能自己做主,無須與上司權衡。
李大人在這個小縣城頒布的政令,可以說一不二,當然,他都有把這樣做的原因,改變後的結果寫成摺子,每三月往禦前送一次。
李大人在嶺南大肆改革,又不用受制於人,說實話,他覺得比當京官有意思多了。看著自己治下的縣城一點點繁榮起來,他覺得自己真的做到了為生民立命!
此時的李大人在向葉無雙打聽,他們家商隊的各種貨物,利潤有多少,他好決定,各行業是三十稅一,還是十五稅一?
葉無雙絲毫不顧忌自家商隊死活,竟真的連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各商品進出價都說與李大人聽。
李明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心說要是葉家的商隊交給他,只怕沒幾年得虧死!
李大人很滿意葉無雙的知無不言,言而不盡,心說這小子上道,有他幫忙,可省了他不少事!
李大人把人用完就扔,他想到接下來府裡事多,便提醒葉無雙,“再有兩個月就過年了,你不需要回家幫忙嗎?”
葉無雙淡定道,“我除夕前回去即可,家裡諸事有我父親在,多我一個不多。”
言下之意,他不想走,就想在李府常住。
李大人剛從他身上問到自己想要的資訊,也不好意思明目張膽趕他回家,只好默許了他長居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