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爺衣著華貴,一看就是有錢人,吃得好了,說不定能買上一些呢。

馮員外接過筷子,迫不及待地伸進鍋裡,夾了一片筍幹,他素來愛吃筍,只是賣筍的不多,更別說是筍幹。

一年中,他家也只有兩三個月能吃上筍。

這小哥這兒的筍幹那麼多,若是筍幹的口感跟新筍差不多,他都想給他包圓了。

筍幹一入口,這豐富的口感,鮮香美味的層次感,可把他驚豔到了!

筍幹的味道,不比鮮筍差啊!

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放下筷子,目光灼灼地看著李添才,“小哥,你這裡的筍幹多少銀子一斤?”

李添才恭敬道,“一百文一斤。”

“嘶!”

“這麼貴啊!”

“比肉還貴!”

街坊們紛紛吸氣,瞪大了眼睛看向李添才。

“這位小哥啊,你賣那麼貴,哪裡能賣得出去喲!”

“就是,擱在冰雪天的時候,這個價錢還有可以遭人搶購,如今誰家有點錢的,不是買剛冒頭的野菜吃。”

“這幹菜啊,也就是冬日實在沒有菜蔬,才會受歡迎。”

李添才不急不忙地解釋,“各位街坊,我這些幹菜,可是要十斤鮮菜才能曬出一斤幹菜來,還是從嶺南帶過來的,路途遙遠,自然要貴些。”

“賣便宜了,我家得虧本啊!”

“而且我這幹菜曬得透透的,儲存個一兩年也沒問題,大不了我慢慢賣,賣到冬日去,也只費我一個人的功夫,總不能虧了本錢賣出去。”

馮員外本來還覺得有些貴了,聽他這麼一說,還真是!

筍幹這東西,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得賣,他擰著眉想,一百文一斤確實不便宜,買多少好呢?

家裡人多,買少了,只怕一人一筷子就沒了,他不能吃過癮。

何況他還想三不五時吃上一頓。

他想了半天,咬牙從懷裡取出五十兩銀票,“小哥,給我秤上五十斤筍幹!”

街坊們倒抽涼氣。

“這人不會是個託吧?”

不少人這樣懷疑。

“聽聞馮員外家酷愛吃筍,原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