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崔祖母說得心動了,但沒有一口應承,“這事還要看孩子父母的意願,我探探我兒子兒媳的口風,看他們怎麼說吧。”

崔祖母忙拉著李老太太的手,“老姐妹,你可要為我家浩哥兒美言幾句啊。”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前些日子,我家浩哥兒不是來你家做客嘛。”

“無意中看了月月姑娘一眼,回了家就讓我和他母親,來李家問問,你家姑娘可有婚配,他能不能配得上你家姑娘?”

少年郎發乎於情止乎於禮,李老太太是沒有什麼反感的,都是過來人。

甚至覺得,月月若是能嫁到崔家也不錯,起碼她的夫君對她有情意,日子會更好過些。

何況崔浩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多少人,考到頭發花白,都沒能考上啊。

當然,她家孩子跟崔浩一樣出色。

她家的孩子,月月的幾個哥哥,也是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

彥哥兒還中了舉。

只是他覺得自己火候未到,沒有繼續科考,想歷練幾年,一鳴驚人。

這個浩哥兒也是個上進的,結了親,能與她家孩子守望相助。

送走崔老太太,她找了個時間,跟王氏介紹了崔氏一家。

問王氏對月月的婚事,有什麼想法?

王氏跟崔氏不太合得來,自從王氏從長安回了老家,崔氏的風頭都被王氏搶了去。

所以崔氏時不時就給王氏找茬。

但是李老太太所說崔家的家風,還有浩哥兒自身的能力,讓王氏也有些心動。

“老太太,你讓我考慮幾日吧。”

李老太太點頭,“女兒家的親事確實得慎重,我是想著,要不先讓月月悄悄看一眼崔家的小子。”

“看看有沒有眼緣。”

“崔家跟咱們家,也算是知根知底,他家其他條件,配我們家,是差不離的。”

李老太太是個開明人,別以為男子娶妻才看相貌,其實女子也很看重男方的樣貌。

一個儀表堂堂的夫君,總比歪瓜裂棗讓人賞心悅目不是。

李老太太都這樣說了,王氏自然不會駁了她的面子,溫婉一笑,“都聽老太太的。”

李老太太滿意地點頭,“那我就跟我老姐妹商量一下,看什麼時候讓浩哥兒上門做客,讓月月悄悄看一眼。”

“不成也只說,浩哥兒是來他姑姑家走親。”

崔浩自從他母親告訴他,李姑娘沒看上他,整個人都很喪。

甚至懷疑起了人生。

他很差勁嗎?

想他在書院時,在同窗中的相貌,也能名列前茅。

才學更不必說,今年他們書院,一共就六人考上了秀才。

其中他最為年輕。

在遇見李姑娘之前,他一直認為自己也算是個天子驕子吧?

那日驚鴻一面,他內心大為震撼,他從沒見過,如此嬌俏明媚的女子。

他也常常隨著母親走親,見過差不多年紀的表姐妹也不少。

樣貌也沒有醜的。

只能說沒有李姑娘那麼讓人驚豔。

他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一個見色起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