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看她回來,鬆了一口氣。

忙解釋道:“這位大娘的貨曬得不夠幹,說願意半價賣給我們,要嗎?”

李素素彎腰翻看了一下大娘背簍裡的幹貨,大娘一臉忐忑。

“行吧。”

周虎這才拿出秤來,連背簍帶貨秤了,讓大娘也記一下斤兩。再把貨倒入自家帶來的籮筐,把空背簍也秤一次。

他嘴裡念念有詞,“連背簍一起二十三斤七兩,背簍重八斤四兩。”

“幹貨重十五斤三兩,四文錢一斤,一共應給你六十一個銅錢。”

周林聽了他的報數,把銅錢數出來給了大娘。

“你數一下對不對。”

周富貴則取了一個竹扁筐,把收來的幹貨鋪開,就地曬曬。

有路人揶揄,“你們這曬一曬,又縮水了幾兩,不得虧啊?”

李素素好脾氣地笑笑,“我們虧點沒關系,重要的是增加村民們的收入。”

卻說大娘回去後,在村裡添油加醋的說,收幹貨的不是個好東西。

說好八文錢收的,送去後只給四文錢一斤!

村裡有人不信,“我看別的村有人去賣幹貨,都說價錢公道啊!”

“總不能針對你一個人吧。”

村裡有個跟大娘不對付的婦人說,“我家曬了點冬筍,我明兒背去城裡看看。”

這個婦人第二天果真去了城門口賣筍幹,她的筍幹只要天氣好就拿出來曬曬,生怕放壞。

周虎按報價收的貨。

她忍不住向周虎打聽,“小哥,昨兒個我們村有個大娘,來你們這賣東西,回去說你們只願意給半價,是怎麼一回事?”

周富貴把她的筍幹倒入自家的籮筐裡,搶先開口,“那個大娘啊,她的幹貨半幹半濕的,馬上燉來吃還湊合,放久了怕發黴。”

周虎點點頭,“原本我們是不打算收的,她說願意半價賣,我也不敢做主。”

“最後還是我們小姐回來,拍板收下的。”

婦人半點也不意外,她笑了笑,“她回去後,在我們村裡說,收貨的欺負她,只給她一半的價錢。”

周富貴被氣到了,“她怎麼這樣,是她說急著錢買鹽,我們小姐才好心收了她的貨,她回去還倒打一耙,敗壞我們的名聲!”

周虎也氣,“下次看見她來,指定不收她的貨了!”

李素素聽後也很無語,她自覺收糧食瓜果幹貨,是利民行為。

怎麼還有人,回村給他們潑髒水,損人不利己,怎麼想的?

這天,縣試的成績都下來了,李府三個讀書的少年郎,都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