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陛下開恩,讓她們有瓦遮頭,只要等到開春,她們就能自力更新。

在她心裡,陛下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是古往今來最聖明的陛下!

賑災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災民們幾人一屋,都分到了房舍。

大部分是相熟的住在一塊,衙門分配的時候就統計過災民之間的關系。

誰跟誰是鄰裡,誰跟誰是親屬,衙門一清二楚。

這是預防災民生事,只要一人生事,他的親屬鄰裡都會受到牽連,會被趕出來。

所以一些有偷雞摸狗習慣的,會被同屋重點關照,重點監視。

白天的時候,身強力壯的男人會被組織起來,清掃積雪。

城裡的清掃完,還會被拉到官道清掃。

積雪清掃幹淨,又被拉到山上伐木,適合蓋房舍的,開春會分發給災民。

削下來的枯枝,則拉回城裡,給災民們當柴火燒飯。

女人們,則在家做飯,做好會有衙役拉走,送到男人們幹活的地方。

除了做飯,女人們還要做一些針線活,有好心的富商,給災民捐了一批殘次的布料。

她們需要把衣裳做出來,她們不約而同的,先做男人的衣裳。

因為他們需要出門幹活。

宅院裡的孩童,無疑是最開心的。

在這裡,他們可以盡情的玩耍,不用擔心餓肚子,也沒有他們能幹的活。

他們甚至覺得,這不是受災,是上天給的獎勵。

李素素跟著父親去了一趟安置區,因為主意是李大人提出的,陛下安排李大人監督救災一事。

去了一趟,她發現,朝廷分發下來的糧食都是粗糧。

災民們原本是吃慣了苦,自然不會嫌棄。

甚至覺得,朝廷真好,能讓他們吃飽。

要知道在家時,要節省糧食,不敢吃飽。

如今糧食都是集中管理,每頓分配,捨不得吃,也留不到開春帶回家。

他們吃上了飽飯。

但是李素素覺得,民以食為天,為什麼不讓他們吃得好一些呢。

於是她教負責煮飯的婦人點豆腐,做豆花。

是的,朝廷撥下來的糧食,大部分是黃豆。

她們一般都是把黃豆磨成粉,做成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