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大的技術就是牛啊,看看這機械臂的流暢度,好幾個座標軸了。”

“是啊,這機械臂的技術牛逼啊?”

“嘖嘖,何老大要是做機器人,估計更加牛逼吧?”

“你怎麼知道人家沒做啊?”

機械臂的技術就是看座標軸,也就是俗稱的關節,關節越多,那麼可以實現的能力就越多,一般的機械臂就三個座標,底座一個,中間一個,然後末端一個。

軸越多就越是靈火,如果能像手一樣的靈活就更好了。

但是機械臂再精密,再好,也比不了手,當然單純的軸多也沒用,也還要安裝很多的感測器之類的,力矩感測器,溫度,還要安裝驅動裝置等等的。

就拿人手一個手指擰螺絲,在機械臂上實現就很難,需要邏輯控制,驅動裝置,感測器等等的。

網路上發言的大部分都是不怎麼懂得,懂得人已經瞪大眼睛了,就是看明白了一些也不會說出來的,這些可都是技術。

電池拆掉之後,就開始測試電路,測試電路發現有兩個電路不是很好,於是就開始拆控制器。

控制器是在下面,這維修平臺下面,也有機械臂,這維修平臺維修一種機器,就要針對機器的設計進行改進。

拆出來的保溫材料,一個機械臂掃垃圾一樣掃到了地面上一個垃圾口。

這地方攝像頭就看不見了,但是可以看到維修平臺下面也有光,還有機械臂活動的影子。

“我去,何老大這保密技術做的好啊。”

“地板上也有機械臂,我怎麼感覺好像地槽裡面修車一樣。”

“其實地槽修車比升降機安全。”

“現在修車的都採用了升降機了吧?”

“升降機可操作空間更大,所以地槽才被淘汰的。”

何貴這邊就盯著,除開吃飯的時間,控制器找到之後,發現是線路問題,線路也是分很多線路的。

出問題的線路拆掉,當然上面的裝置也全部拆掉,因為這些裝置換新的最好。

連續奮戰了兩天,整個月球車煥然一新,框架沒變,然後驅動裝置還是好的,驅動裝置在真空乾燥環境裡面,使用壽命很長。

履帶換了,換了最新材料的履帶,電池換了,照相機,攝像機換了。

太陽能電池板換了,主機板也換了,月球車的電池主要是保證主機板不斷電,保證裡面的資料不會丟失。

何貴看自己都有黑眼圈了,這邊工作人員輪班倒,何貴則是每天休息幾個小時,中途還自己上手親自操作了一下。

這次就不用機械臂了,月球車自己行駛出去了。

當陽光再次照射在月球車上的時候,月球車的其他系統開始供電,探月指揮部接收到了月球車開機的資訊。

一下子就歡呼了起來,這月球車是第一輛月球車,內部的資料資訊沒變……。

“不容易啊,這些人幹了兩天連夜啊。”

“就是啊,沒想到這麼麻煩。”

“能修好就好了。”

“我估計是換零件吧?”

“當然是換零件,現在修什麼不是換零件?零件磨損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