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媒體直播也在進行著,不少自媒體人用誇張的標題。

“怪物降臨西海岸。”

“世界最龐大的運輸機,每小時飛行成本6萬美金。”

蹭熱度是所有媒體人的天性,有能力的甚至在機場內部近距離拍攝,因為要加油什麼的,不過不予許上飛機。

洛杉磯機場的地勤人員忙碌了一陣子,就加好油了,運輸機加油並不是每次都加滿,是根據任務來的,一般來說只是會多5%的油量。

運輸機油太多反而降低安全性,所以飛行多少公里就加多少油。

第一架銀龍號加油的時候,第二架也就到了,然後第三架,第四架,第五架,因為剛飛行了一萬多公里,修整一下,也就是兩個小時時間。

五架龐然大物給人帶來的震撼是難以想象的,很多歐美民眾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了何某人的厲害。

那些什麼太空火箭,什麼空間站,雖然大家都知道很震撼,但是隻有真正的看到,才知道有多震撼。

洛杉磯機場內部的旅客看著一排的巨物,趕緊的拍照。

第一架銀龍號開始起飛了,飛往德州……。

但是還是沒有人知道銀龍號的具體資料,因為表現的中規中矩的,起飛距離,降落距離。

一般情況下,飛機是不會採取短距離起飛降落的,這對飛機使用壽命有影響,就像你經常開車,也不會急剎或者燒胎起步一樣。

非緊急情況下要是短距離起飛降落,那麼這飛行員不能要了,裝載一百多噸,來個短距離起飛降落,機體要承受的力量是普通起飛的好幾倍,理論上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飛機畢竟是無數個零件構成的。

機體直接的力量傳遞,誰知道會出什麼問題?

理論是在所有零件資料完美的情況下,但是實際上使用之後的飛機零件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問題的,磨損,還有其他的之類的。

德州這邊也有很多的媒體人,當第一架銀龍號降落之後,就開始卸貨了,這些全部是包裝好的。

還有海關人員在這裡進行檢查,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木頭箱子被運送到了貨車上,檢查之後直接送到泛美新能源汽車工廠。

晚些時候就有海關人員透露,這次銀龍號運輸的是高階數控機床,五軸五聯動數控機床,還有智慧工業機器人,海關報關單也被洩露了出來。

“內地什麼時候這麼先進了?”當報關單被公佈之後,不少數控領域的從業者滿腦子疑問。

其實以前西方那邊高層知道,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肯定不會自己公開的,長安的民用飛機制造廠就有這些數控機床,媒體也不說。

“工業機器人?內地也會造這個?”

“應該是的,就是不知道採用的誰的技術。”

“拜託,萊恩先生太空站都有了,加工的基礎裝置有不是應該的嗎?”

“大量的使用工業機器人,會對就業造成衝擊的。”

“德州應該出臺政策,要萊恩先生的工廠安置一定的就業崗位。”

“樓上的是一個混蛋,這工廠可沒有萊恩先生的股份,萊恩先生只是技術授權,然後賣裝置而已。”

網路上議論紛紛,泛美新能源汽車集團這邊不少股東也在工廠裡面。

因為以前是工業用的,主體不變,就是內部改造一番,這邊整體的設計方案已經出來了。

網上這邊又爆出了泛美電動車的諜照,這是送到阿美這邊相關部門進行試驗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等的。

不過這邊設計的,何貴就沒有采用復古型別的,而是採用了流線型的設計,科技感十足。

在06年搞復古設計,根本就不行了。

當然照片洩露,這其實是默許的,或者是泛美新能源電動車集團的營銷手段。

不懂的人就看新聞,懂的人就看什麼?

看專利,不少人就找到了內地何氏汽車申請的專利,專利數量達到了十幾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