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翰林院裡的那些官員別的不說,在才學方麵卻是老學究,以楚臨的資質,在那裡待過一段時間後,才學方麵想來自是會提高不少。

不過因為這樣的才學終究隻是紙上談兵和風花雪月為多,終究沒有實際經曆更讓人信服,所以我才會在聽到明棋說要楚臨放到翰林院後,就覺察出明棋不打算重用楚臨的意圖。

“那些不過是徒有的虛名罷了,還望淑妃娘娘莫要因為這些而打趣微臣。”楚臨在我的話後搖了搖,說,似乎對第一公子這個名號並不在意和感興趣的樣子。

“楚大人這是謙虛了,你這話要是被別人聽到的話,那些人大概要揍楚大人了,畢竟第一公子這個名號京中多少人想要卻得不到的。”我在楚臨的話後掩嘴一笑,道。

而對麵的楚臨聽了我這明顯的打趣的話後,又是搖頭一笑,不過卻是沒有再回我這話,想來是不想與我再在第一公子這話題上糾纏。

而我之前之所以與楚臨說這話,不過也是為了轉移他看向我時的眼中黯然,想讓氣氛不要像之前那麼尷尬罷了。

因此我在明瞭楚臨的意思後,又見氣氛沒之前那麼尷尬後,便自是不會再勉強,而是把話題轉開了來。

“不過翰林院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楚大人在那兒好好學些東西,以後或許便能成為一代名儒了。”我說。

“翰林院確實是好,可卻不是微臣最想去的地方。”可楚臨在我這話後卻是再次搖了搖頭。

“嗯?楚大人這話是何意?”而我聽了楚臨的話後,便做出一副驚訝的神情來,並驚訝的看著楚臨問。

“不瞞淑妃娘娘,比起在翰林院編書,微臣更想去外地曆練,做個八九品的縣城縣官或者主簿這些可以為百姓實際謀福的職位。”楚臨說。

而我聞言卻是對他這一番話半點都不曾舉得意外,畢竟楚布凡就是一個為朝廷的人,而被他手把手教出來的楚臨,自然是不會願意隻做個編書的史官什麼的。

“可是皇上的旨意早就派發了下來,楚大人也早已在翰林院任職了不少日子。”

不過我雖然不感到意外,但在楚臨的話後,我還是開口提醒了楚臨他現在已經被明棋派遣去了翰林院的事實。

“這個微臣知道。”楚臨在我的話後點了點頭,隻見他點過頭之後便頓了下,之後他抬頭看了我一眼,然後才再次開了口。

“不過前些日子不是又有些官位空出來了嗎?而且還有幾個官位皇上還沒下決心,所以微臣打算明日便去向皇上主動請旨,懇請皇上派遣我去外地。”楚臨開口對我說。

“所以,楚大人今日是來跟本宮道別的?”我聽了楚臨的話後,問。

“回娘娘,是的。”楚臨在我的話後沉默了下,最後點了點頭答道,說完之後卻又是沉默。

“去外地也好。”而我聽了楚臨的話後點了點頭說,彷彿是沒有看出楚臨話中明顯的不捨和失落似得的。

“比起翰林院,外放做官確實更能鍛煉人。”我說完之後又道。

這個時候我心裡在想:幸好楚臨及時想到了怎麼選擇才是對他的未來是最好好,如此,也不枉我當初為了還曾經欠他,當初給孟青城的名單中,特別冒險褥下秋家一派中其中一個極有潛力的官員。

我不知道明棋當初不打算重用楚臨的原因是什麼,但我一早便知道了楚臨個想做事實的人,因此在那晚試探出明棋話裡的意思後,我便在為楚臨策劃。

不過我雖然為楚臨策劃了,卻沒有把這事告訴楚臨,我當時想著的是如果楚臨自己能明白過來的話,那便是最好,但如果他明白不過來,那我也不勉強。

因為我是要還欠楚臨的不錯,但是比起楚臨,還是明棋對我重要一些。

所以如果楚臨不是真的有才,而我確實是心知楚臨不會威脅的明棋的話,我是絕對不會為了還欠楚臨的,就做出對明棋朝中不利的事的。

至於擔心楚臨以後權利會做大,說實話,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我自信明棋能控製得住楚臨。

而且,其實所有我這次策劃官員落馬事件,其實一箭三雕:幫明棋空出更多官位來安置明棋想要派遣的新科進士,削減秋家勢力,幫楚臨得其所願。

“不過楚大人想好去什麼地方了嗎?”我說完之後又朝楚臨問。

我當初為楚臨策劃出來的官職所在地是一個南方的一個小鎮,那個小鎮現在雖然還很貧窮,但是因為地方沿海,而我又知明棋有意打算過兩年嚐試開通海上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