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我想打我自己!(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按照正常思維來說,朝中勳貴那麼多,太子一人肯定不可能全部拉攏,畢竟太子還有那麼多競爭對手。
他的對手們一定想方設法的爭奪太子的勢力,而趙銜那句太子的背後勢力數量很大。
加上趙銜那句培養,所以洪石就想到培養官員一步步上升,能夠名正言順查不出問題的也只有透過科舉考試高中了。
可是按照這個說法,太子也不可能那麼巧,認識的正好是頭榜幾人,天下學子那麼多,太子一人絕不能都認識。
若是直接在考場買通人的話,一定會被皇帝發覺。
皇帝的皇位天底下只有一位,人人都想要坐在那個位置上,自然皇帝就會天天擔憂有誰在覬覦著自己的皇位,所以哪怕是太子如此光明正大的找勢力,皇帝也不會允許的。
所以按照這樣的說法,太子應該是在考題上動的手腳。
可考題畢竟是皇帝設定的,太子根本接觸不到這個層次。
可是太子不好接觸,但總會有人接觸到的吧,試卷皇帝設好了題目又不會天天抓在手中。
所以……按照這樣想的話,太子不會用偷題這種方式來培養自己的勢力吧!
若是偷偷的將考題的內容以人情的方式賣給別人,人家知道考題的內容後,去考場不就是直接寫答案嗎?
然後等高中之後,有了官職,那麼那些人一定會萬分感激太子,並且這樣他們也會被太子抓在手中一個牢牢的把柄。
這樣將所有人綁在一起,就算是有人想要“退夥”也根本沒辦法背叛!
這樣的考試模式簡直和我初中學校日常考試的手法一模一樣啊!
不,甚至說這就是搬著照抄。
然而就在太子十分順利的進行著自己的勢力培養的時候,一個非常有權力的人忽然發現了這一切,甚至這個人對於皇帝來說都有著十足的影響力,你說太子在知道這點後,怎麼不會對曹家忌憚?
想到這,洪石忽然大致懂了為什麼曹家明明沒了進取的心,可依舊不斷會受到敵人的傷害,
恐怕太子是擔心自己十多年的努力會在曹家的一句話中毀於一旦,哪怕曹宇寰這十幾年間沒有對任何人說過這句話。
可那句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正是可以用在這上面?太子想要順利的上位不會想到那些未知的危險嗎?
由此這就可以完美的解釋太子不斷對付曹家的原因。
所以一直以來,曹家都是在和太子的勢力對抗嗎!
這…這…這也太操蛋了吧!
洪石忍不住吐槽,就想不通當年太子咋就那麼粗忽大意,讓曹公知道了這點呢?
還有當年曹公一定知道太子此舉會對朝廷有著怎樣的危害,可為何曹公沒有立刻將太子洩露考題一事報告上去,以絕後患呢?
想不通,完全想不通。
到這裡洪石是走進了思想的漩渦之中,這其中明明有那麼多奇怪的地方,明明有很多事情無法理解,可那些事情就是發生了!
這簡直不符合常理。
可是若是說常理的話,六年前曹安歌這貨直接阻攔曹家遷轉文臣就不更離譜!
若是曹家到了一品文官又怎麼走到現在的局面,那時誰想幹曹家,曹公一句話,全乾了!
所以說,說到底,這一切都是“曹安歌”造成的。
而現在曹安歌就是我自己。
想到這裡,洪石差點氣的想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