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騎驢找馬
章節報錯
別說是李綵鳳.就連一向覺得自家老婆和女兒最好的安國慶也覺得這事太不真實了.在他們這一代人還十分純樸.而且缺乏商業意識的想法中.還缺少品牌意識和設計的概念.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值錢的事.而且.也覺得這錢未免來得過於容易了.
王大娘讓李綵鳳和安國慶這麼一問.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也再度覺得這事讓人覺得不靠譜起來.跟天下掉餡餅似的.雖然這餡餅的餡不是很大.也不是很肥美.可餡餅畢竟是餡餅.再小的餡餅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砸腦袋上.也是夠玄幻的.這三人都是實在人.或者說是過於實在了.對天上掉餡餅.哪怕是小餡餅的事.也覺得不靠譜.
如果這事換了安然.帶著多年之後記憶的她沒準會腦補得很複雜.熟人怎麼了.有多少欺詐案例是熟人作案.王大娘與那個所謂的熟人也不過就是在廣場扭秧歌時的點頭之交.被熟人騙了去報案.說不定還要被民警教育一番“防人之心不可無”.
可話又說回來.她們就是最普通的中年婦女.做個手工活而已.人家費這麼大的勁.又能騙她們什麼呢.
所以.儘管覺得這事有點不像真的.心裡有些不落底.但李綵鳳和王大娘商量了一下還是覺得既然是這樣.那就試試唄.
三個人簡單的研究了一下.李綵鳳和王大娘便急匆匆的上樓回了王大娘的家.
其實前後也沒多少時間.但張老師卻已經等得有點著急了.對她來說.這邊的事能談得好.談得成.談得順利是最好.如果不行的話.她還趕緊去想別的辦法.跑其他的門路.怎麼的也得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服裝道具的問題解決妥當.
由於張老師已經和王大娘把前情都交待了一遍.所以.李綵鳳坐下來之後.也沒有再廢話.只是簡單的彼此介紹了一下.寒暄幾句便進入正題.
首先李綵鳳和王大娘也對張老師介紹了一下她們自己的情況.然後非常直接的說.她們的這項愛好也才開展了沒多長時間.既不專業.也沒有累積.不過就是憑著興趣而已.王大娘的這套行頭別看最後的效果看著還不錯.這其中也是費了老鼻子的勁.所以.她們研究後覺得張老師大概對她們的情況有很大的誤解.她們其實並沒有張老師所認為的那種設計能力和水平.既不能保證設計的效果.也不能保證設計的時間.如果現在她們答應了.將來再耽誤事.這對誰都不好.
不過.她們說的這些情況.人家張老師也是早有準備的.她說.其實我們這些隊員自己設計服裝時.也都是這麼走過來的.一點一點的憋點子.都有一個熟練的過程.所以.她的意見是.先在她們這裡下一個訂單.請她們在規定的期限之內交出設計稿.如果設計稿令人滿意.這單生意才算達成.
聽張老師這麼一說.李綵鳳和王大娘才算感覺踏實了.人家這話說得公事公辦.有條有理.看來是在這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看來不是她們想得多了.而是她們想得少了.
這下這兩個想得少的人索性不想了.直接跟張老師說.那行.既然你這麼有經驗.那咱們就全聽你的了.
本來還想著跟王大娘和李綵鳳進行一番懇談的張老師反而不會玩了.擔任秧歌隊副領隊這麼幾年的功夫.因著半商業化的原因.少不得與社會上的三教九流都有了接觸.上過當.吃過虧.比她在學校那種相對單純的環境裡待了一輩子長的見識都多.所以.吃多了虧.上多了當之後.張老師每次與陌生人辦事的時候.不說能總不憚以最大的惡意的去揣測別人.但也總是儘量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
所以.儘管她在王大娘面前表現得似乎非常誠懇.但在實際談起條件的時候.卻絕不會手軟的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有利條件和更多的安全保障.
但現在看著李綵鳳和王大娘完全是一副“你說了算.我們特別信任你”的放心表情.張老師反而有點為難了.不給己方爭取更多的保障吧.肯定是不能放心.但面對著這樣的一份信任.她又覺得做得太多了.又有點虧心雖然她覺得自己做的都是正當的.也沒有虧心的地方.但這兩人這份過重的信任偏偏就給她這種無端的感受.
反過來說.李綵鳳和王大娘也不是沒在社會上待過的小女生.只是在這件事裡.她們真沒什麼好損失.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她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想著用她們的設計賺什麼錢.在她們充滿自謙的意識中.有人會為她們弄出來的破爛玩意付錢.這事本身就挺不科學的.張老師能付錢自然就最好.如果直接不講信用的直接把她們的東西拿去用.又不給錢.頂多生點氣.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她們起碼還能長不少經驗呢.也算沒白忙活一場.
關於報酬的問題.也是張老師說多少就是多少.李綵鳳和王大娘也沒大方到說什麼都是熟人所託.不用給錢了.一方面.能用自己的勞動換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對她們付出的心力的肯定.另一方面.她們倆覺得她們弄出的設計過不了稿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看這位張老師也很有經驗的樣子.人家的話說得比較實在.與市場上相比.這個價錢肯定是相對要低一些.但是他們秧歌隊的經濟不寬裕.這個價錢也是他們能給的最高限額了.
不管怎麼樣.對於張老師來說.李綵鳳和王大娘能不在報酬上與她多做糾纏.還是讓她感到鬆了一口氣.除了報酬之外.還有具體的布料.剪裁.縫製……等實施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但這些現在都不急著研究.一切都要等設計稿過稿後再進一步研究.
從這個安排就可以看出.張老師雖然很希望能看到李綵鳳和王大娘拿出好作品.但實際上.她對兩人的信心並不大.總的來說.廢物改造二人組之於她來說.就是“騎驢找馬”的那頭驢.“死馬當活馬醫”的那匹馬.反正行就是最好.不行的話.她也沒抱多大指望.
定下了看稿的期限.又留下了聯絡方式.又說了幾句客氣話.張老師便腳步匆忙的告辭而去.她還要去尋找下一個.更有希望的目標.從她的境遇來說.遍地撒網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二人組則是她眾多選擇中的一個.
李綵鳳和王大娘卻不管她怎麼打算.怎麼想.她們只關心這送到眼前的機會.又有挑戰.又能掙錢.那就好好幹唄.
她們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幹.從哪裡開始幹.
兩人開始坐下來.像著紙筆開小會.想到什麼就往紙上寫什麼.這招兒還是跟安然那個計劃控和筆記狂學的.用王大娘和李綵鳳的話說.現在歲數大了.腦子也不好使了.什麼事都寫下來.放到紙面上.看著清楚.
整整用了多半天的時候.紙上被李綵鳳那核桃大的鉛筆字和王大娘那記賬會計常用的蠅頭小字寫得密密麻麻.看著相當嚇人.這主要是因為她們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總覺得這些事有些千頭萬緒.不知道從哪裡著手.
其實回過頭來.真的歸納起來.也不過就是那麼幾條.首先她們要去了解一下張老師他們這個秧歌隊以前的服裝都是什麼樣的風格.
其次還要去看一下他們新節目的排演情況和定位構思.關於這方面要和他們具體的瞭解一下.畢竟服裝要為節目服務.
接下來.具體詢問他們的預算情況.布料情況.以及演員們的個人形象等等方面……
只有把這些基礎的.前期的工作細節都瞭解清楚了.她們才根據這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她們不能盲目的蠻幹.那不是白費勁嗎.
本來呢.在設計方面.李綵鳳出的主意就最多.應該她去現場實地看一看.只是她和安國慶自從幹上了彩票站.兩個人都被綁在了這樁離不得人的小本生意上.就連女兒中考.也只得暫時歇業.而無法兩邊兼顧.因此.去實地堪察討論的任務就完全的落在了王大娘的身上.
王大娘是個沒事幹的急性子.第二天剛吃過了早飯就給張老師打電話.確定拜訪的時間.然後背上的自己的大揹包就坐著公交車跑到了秧歌隊的活動中心.
張老師接到王大娘的電話時.還是有些意外的.但是看到對方能這麼積極認真.她自然還是高興的.很熱情的接待了王大娘.並對她所要了解的情況也都給予了詳細的解答和支援.
比較能代表隊裡服裝風格的行頭給王大娘帶了幾套回去.又特意找到他們隊裡負責編排節目的負責人給王大娘好好講了一下關於新的節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