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怪異的崩塌(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是週五的下午,全校大掃除。
安然的任務很簡單,將屬於本班分擔區的一段後樓梯清掃乾淨。
這段後樓梯平時走的人不多,因此清掃起來也很輕鬆。
她負責的這段樓梯的緩步臺外是一個大大的平臺,推開大大玻璃窗就可以出去。
清掃完畢後,她便讓生活委員過來檢查任務。
大部分人的任務都沒有完成,周芳華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班裡又是一片塵土飛揚,她便帶著三明治和泡在熱水杯裡的袋裝牛奶,又拿了一本英文練習冊,上了平臺。
這天的天氣極好,午後的陽光暖洋洋的,湛藍的晴空下,安然把兩套舊的試卷鋪在地上,一份用來坐,一份用來當餐桌,倒也有點野餐的感覺。
袋裝牛奶剛泡進去,熱度還沒上來。
安然今天雖然幹了點活,但大概是中午吃得多了一些,這會也並不覺得怎麼餓,便也沒有急著吃,而是翻開練習冊做起了閱讀理解。
如果你不得不做一件事,要麼就努力從其中找到趣味,以享受的心情去做。要麼就是帶著厭煩的情緒,以壓抑的心情去做。
前者可以讓你越走越好,越做越好。
後者卻會拖慢的你腳步,最後不得不選擇放棄。
以前這個道理安然也聽過,卻因為缺乏耐性,還沒等她找到樂趣,但已經採取了放棄。
現在她倒是慢慢的開始在學習中找到一點樂趣,雖說還不足以戰勝她對分數的功利追求,但是多少不像過去那樣以完成任務的心態來看待的學習。
比如她現在就把閱讀理解題想像想推理破案。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阿嘉莎克里斯蒂筆下的馬普爾小姐或波羅那樣的“扶手椅”偵探。對著練習題中給中的各種線索,根據自己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將選擇題中的四個答案當成四個嫌疑人,一一推敲他們的犯案可能,最終找到其中的“兇手”,也就是正確的答案。
精神作用也好,阿Q心理也罷,安然總算是覺得不那麼枯燥了。
正“抓兇手”抓得來勁,旁邊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喂,你到底要不要吃?你要是不吃,賣給我算了。”
安然做題做得全神貫注,精神高度集中,猛然間聽到一個聲音實在是嚇了一跳。
她僵了一下,才收斂心神看向聲音的來源。
一看之下,不由得又愣了一下。
說話的人正是她的那個終日裡神出鬼的同桌江傑雲。
雖說重生前,他們也算是曾同窗過三年的同學,但是說實在的,如果不是這次重逢,她已經記不起這人到底是長得什麼模樣。
後來聽同學們傳說,懷疑這傢伙的身家算是上是本城的土財主NO1。
雖然號稱土財主,但畢竟他的教育水平在哪兒放著的,貨真價真,所以憑想象也覺得這人應該是一副社會精英的派頭。
待到重生後,又發現原來這傢伙當年居然是一個擁有潔癖的優等生。
可是,此刻,安然發現,她印象裡重新構建的江傑雲的形象突然產生某怪異的崩塌。
當然,眼前的江傑雲依舊穿著他那件白得跟新雪似的襯衫,外面套了一件落葉黃的夾克外套,褲子倒不是牛仔褲,而是一件深棕色的燈芯絨長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