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樵夫身輕體健,跑得飛快,但楊眉不讓他走,那他就算跑到累死了也跑不出一步的距離……

楊眉一把將他撈回來,任他驚恐萬狀,也只能呆呆地定在原地一動不動!

“你叫王質?”

“小的就是王質,上仙!小的上有老、下有小,肉也柴,不好吃……”

樵夫嚇得連忙承認自己就是【王質】,並開始各種求饒。

楊眉聽了只是一笑,又問他:

“如今是何朝代?皇帝是誰?”

“回上仙,如今是大晉太康年間,天子……天子名諱,哪是小的這鄉僻樵人所能知曉的……”

王質一介樵夫,能知道朝代和年號就已經很不錯了,問他皇帝叫什麼名字,他上哪兒知道去……自然是答不出來。

答不出仙人(妖怪的問題,王質差點兒尿都嚇了出來,戰戰兢兢地低著頭。

楊眉善意地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對鴻鈞正色道:

“道友,我成功了!”

開天闢地這種神聖程度拉滿的事情,我楊眉也辦到了!

說他不興奮,那是假的。

可鴻鈞卻面色古怪:

“成功了嗎?開天闢地是物質上的【無中生有】,可你這不還是書中世界嗎……”

楊眉瞞得過他自己,卻瞞不過鴻鈞,鴻鈞本身就是混元聖人,對天地法則的熟悉程度也高得沒邊兒,楊眉這“開天闢地”的本質,鴻鈞仔細看了看就明白了:

什麼【無中生有】!這分明是【化虛為實】、【化實為虛】、【虛實混淆】!

“書中世界是虛假的,我們本身卻是真實的,你的開天闢地,本質上是把虛假的書中世界與真實的我們給混淆了概念!”

鴻鈞一針見血,楊眉也立馬就不歡實了,可他還是還是一口咬定:

“我這就是開天闢地!”

“誰規定的開天闢地就必須是【無中生有】?我【虛實混淆】不也一樣嗎?”

楊眉正色道:

“至少在我們的感知中,這個世界就是真實的!”

楊眉的言語,讓鴻鈞愣了一下,而後細細思索,竟然覺得真的很有道理:

【虛】者,通常指非客觀存在的事物,【實】者,通常指客觀存在的事物,二者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但也正因為二者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所以二者的劃分並不具有絕對意義……

可能說得有些繞腦子,那就簡而言之:

既然是相對存在而非絕對存在,那【實】就可以是【虛】,【虛】也可以是【實】,二者並沒有絕對的劃分界限!

例如,洪荒萬物按照【虛實混淆】的理論來劃分,似乎應當屬於【實】,因為它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但實際上,洪荒萬物相對於這個書中世界,則又可以算作【虛】。

又如歷史與現時,歷史相對於現時來說是不存在的,所以它可以算是【虛】,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它又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算是【實】。

總而言之,【實】與【虛】二者相對存在,誰是【實】,誰又是【虛】,全看觀測者的主觀認知,看他究竟把什麼東西當作了“參照物”。

現實人物自然以現實為“參照物”,作為【實】,與現實不同的的影視世界、世界,便被他們的意識界定為【虛】。

而世界中的人物則自然以身邊的事物為“參照物”,作為【實】,之外的現實世界對他們而言,便是【虛】!

楊眉開天闢地,用的就是這麼一招【虛實混淆】,他以書中世界為“參照物”,作為一個【實】,自己與鴻鈞也作為一個【實】,兩個【實】之間自然就能感知到對方。

由此,楊眉就可以實現“穿越”到書中世界的壯舉!

同樣,楊眉也能讓書中人物“穿越”到洪荒天地之中!

這個理論,就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