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從來就是一個玄乎的概念。

同樣的一件事物,有的人死活看不出來任何有價值的地方,有的人卻越看越入迷,悟出了天地至理、人間真諦,感情激動之下,甚至還會莫名其妙地哭出來……

《莊子·知北遊》有云:

道在屎溺!

有些悟性不夠,非鑽牛角尖的人對這句話是這麼理解的:

莊子說屎溺中有“道”的存在,那咱們就把屎溺拿來提純、萃取、蒸餾……

結果自然是沒發現什麼“道”的存在,然後這幫人就擱那叫囂:

“莊子在瞎說,屎溺裡面明明什麼都沒有!”

他要是這麼理解的話,那莊子也得給他氣得翻白眼!

這一類的人,可能確實很有科研精神,但在修仙悟道這一塊兒,可能就……就不是很有緣分……

真正的悟道,真實說穿了只有一句話:

【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象可以是物質存在,也可以是意識產物,可以是一把泥土,也可以是詩詞中的【松】、【柏】、【梅】、【竹】等“意象”。

無論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悟道者都應當參透它的本質,例如從【竹】中悟出“氣節”、“正直”、“虛心”,從【松】中悟出“長壽”、“堅強”……

或許這些客觀事物的本身並沒有什麼隱藏含義,所有含義都是人為賦加上去的,但這正是悟道者應該悟出來的東西。

這悟道過程要是落在旁人眼中,則旁人八成會覺得搞笑、胡亂聯想,讚歎般地嘲諷一聲:

“不愧是修仙悟道的,腦洞大開啊!”

……

楊眉此刻就處在這種奇妙的悟道狀態之中,在他的眼中,洪荒天地萬物先是消散了形體,變成了一條又一條法則。

而後繼續消散、簡化,從法則變成了一團五彩斑斕的“氣”……

這團“氣”一鼓一消,彷彿正在呼吸一樣,體內的五彩不停地運轉,週而復始,行遍“氣”的各個部位。

它如同一個生靈,擁有著偉大的生命力!

楊眉的自主意識在看到“氣”的一瞬間,就莫名消退了下去,僅剩一個沒有自我的混沌意志,混沌意志沒有感情,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祂,是的,祂!

祂只是淡漠地望著面前的“氣”,沒有任何心緒起伏,如同亙古不變的“神”,一個在洪荒天地之外的“神”。

而那團五彩之“氣”,就是整個洪荒天地縮影的抽象,而且是最為極致的抽象,將多姿多彩、氣象萬千、廣闊無垠的洪荒天地,抽象化得只剩一團“氣”。

如果非要給這團“氣”安一個名字,那它可以被稱為【祖炁】、【先天一氣】等等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名字。

它就是萬物的本源,天地的最極致抽象!

當然,它其實並不存在,“氣”的形象僅僅只是楊眉所看到的洪荒抽象形態,它本質上仍然是整個洪荒天地。

除了陷入悟道的楊眉,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看見它,連鴻鈞也不例外,聖人也抽象不到這個程度!

或許未來還會有人看見它,並給它安上“祖炁”、“先天一氣”、“混元太極之氣”等稱呼,但在他們眼裡,這“氣”絕對是另外一種形象,與楊眉所見截然不同的形象。

因為它實質上是人的意識對洪荒天地的反映、抽象,正如世界在畢加索眼裡的樣子絕非其他任何人眼中的形象一樣,“氣”在不同人眼裡,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樣……

【無極生太極】,所謂“無極”,就是什麼都沒有的【無】,也即是混沌,而“太極”就是【有】,而【有】在洪荒的具體形象即是盤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