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斥責罷了,又安慰失落的弟弟:

“等下一個你的任期時,哥哥就不干涉了……”

……

帝俊說的蠻好,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回事。

太一懷著對下一個任期的憧憬禪讓於祖巫共工。

然後共工又禪讓於女媧。

女媧禪讓於強良。

強良禪讓於伏羲。

伏羲禪讓於燭九陰。

燭九陰本想禪讓於羲和,但鹹魚般的羲和表示,自己實在是沒有政治能力,於是燭九陰只好禪讓於與羲和同期的另一個妖皇,即帝俊。

天帝之位,在巫妖兩族中輪了一大圈之後,終於又回到了帝俊的頭上!

東山再起的帝俊,比上一次在任時的手段更為老辣,他一上任便打破了持續近九個元會的和平局面,悍然率領天庭眾將發起了浩大的戰爭。

但敵方並非巫族,而是一直苟在四海中的龍族殘部!

這些佔據了四海的龍族勢力,實際都是雜血龍族,但與已經收歸天庭的其他三族殘部相比,這四海龍宮可強太多了。

如四海龍王敖氏四兄弟,他們原本就修為高強,在轉修了仙道體系之後,更個個都是正經的大羅金仙!

四海龍族的勢力從三族末期便始終存在,積蓄至今,其麾下到底有多少強者,除了道祖,誰都不知道。

但帝俊不怕,天庭眾位準聖一起出馬,大軍開到,還沒等正式開打呢,東海龍王敖廣就領著三個兄弟一起投了降,表示願意聽從天帝號令……

天庭大軍直接凱旋,雖然連打都沒打,莫名奇妙就贏了,但還是個個喜形於色,士氣高昂地向洪荒各地宣佈:

天庭已經基本統一洪荒天地!

終於,洪荒史上第一個統一天地的龐大勢力正式誕生。

帝俊在還師之後,便又召開了一次祭天大典,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天庭建立時的那次大典。

在億兆臣民的歡呼聲中,帝俊威望反超了帝江,重新成為了天庭最偉大的領袖!

在大典之上,帝俊還親自為弟弟太一舉辦了婚禮,女方是龍族的王女,據說是祖龍的一支正統血脈,雖然血脈不純,但正因不純,才躲過了當年的三族大劫。

其名為:

應龍!

太一與應龍喜結連理,不僅穩定了新附的四海龍宮,其中還有深意:

因為弟弟長大了,翅膀硬了,不想聽哥哥的話了!

帝俊打定了主意,他並不準備讓弟弟在未來出任天帝,給弟弟成一門與祖龍正統後代的親事,這是他所能給太一的唯一補償……

……

大家可千萬別覺得我這段離譜啊,因為道教神話中,應龍還真就是東皇太一的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