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眉最近有些閒得發慌。

以往一個人在玉京山上自娛自樂時還不覺得,但自從被羲和帝俊太一三姐弟上門拜訪之後,楊眉就總覺得渾身不自在。

這倒不是因為他被某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西崑崙散人下了“釘頭七箭書”,而是純粹閒得慌……

“不能再這麼鹹魚下去了!”

楊眉舒服地坐在紫霄宮門口,一邊享受著海鮮湯,一邊咕嚕咕嚕地念念有詞:

“仙人雖然長生不死、神通廣大,但終歸還是人,悠閒的生活雖好,卻總想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填補空虛的精神……”

可是,自己乾點什麼好呢?

楊眉打了個滿足的飽嗝,湯足飯飽之後,便一本正經地開始思考人生:

煉丹?

好像沒什麼意思,楊眉雖然會煉丹,但這並不是他的愛好。

煉器?

更別提了,楊眉隨了鴻鈞,也不太喜歡煉器。

陣法?符籙?

楊眉都覺得自己志不在此,同樣屬於“可以,但沒必要”的範疇內……

那乾點啥好?

楊眉想了很久,也沒有找到頭緒。

事實上,這並不是楊眉閒得蛋疼,沒事也非要找出點事來,而是他觸及到了沒有“人生目標”的煩惱。

人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之後,總會想實現一些人生價值,藉此來達到物質滿足之上的精神滿足。

這若是放在大羅金仙身上,那就涉及到了一個概念:

【明道】!

顧名思義,明道者,明白自身大道(人生目標也!

欲要【證道】,便要先【明道】,要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此之後,才能證道。

當年的鴻鈞,就是偶然間想通了自己的大道究竟是什麼,明白了人生目標,完成了【明道】,這才制定出了傳道洪荒的行動方針,並最終成功證道!

鴻鈞所證的,是“己道”而非天道,天道的誕生只是他在證道的過程中的產物,天道就是個工具,目的是為他的“教化大道”而服務,好方便仙道文明傳承下去,僅此而已。

&nbsp有書評說鴻鈞的道就是所謂的天道,這其實與本書觀點不合,特此作出解釋。

與其說天道這個法則聚合體、世界意識是鴻鈞的道,還不如說天道是盤古的道(成果,鴻鈞是藉助了盤古的道,來為自己的教化大道、仙道文明服務!

如今,雖然鴻鈞只差兩次講道就能證道成為“天道聖人”,但嚴格意義上,他現在其實還在【明道】的境界,混元大羅金仙指的是修為,修為與境界往往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而如今,也終於輪到了楊眉步入【明道】境界,開始思考自己的大道究竟是什麼。

當然,楊眉自己並不清楚這些東西,他只是單純地以為是自己最近過於鹹魚,所以想找個人生目標。

可……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

“道友曾經說過,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傳道於洪荒,用仙道文明來約束人們的生活方式,從而改造世界。”

在這一點上,鴻鈞已經成功大部分了,他硬生生把一個畫風頗為“克系”的太古洪荒,改造成了一個以仙俠風為主流的仙道洪荒世界。

等他三次講道結束,這個宏偉的世界改造計劃就徹底成功了……

楊眉想了很久,忽然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