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紅薯(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大茂在崔大可這裡喝了個盡興,最後天色已晚,才踉踉蹌蹌的回去了對面的大院。
崔大可洗漱了一下,正準備睡覺,外面傳來了秦淮茹的腳步聲。
秦淮茹進了屋子後,哀求道:
“大可,你一定要幫幫我。”
“我婆婆的親弟弟張老三,非得跟我們拿糧食。”
“否則的話,他就賴著不走了。”
“且不說,家裡多一口人,每天要增加多少花銷,假如那邊餓死了人,我們心裡也過意不去啊。”
經過秦淮茹的一番描述,崔大可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無非是當下鬧饑荒,鄉下張老三家也是快要揭不開鍋了,不得已,才進城找姐姐要點救濟糧。
二姐蘇張氏兒子兒媳都是老師,條件比較好,熟知大姐家裡情況的張老三首先找的是二姐。
可張老三也沒預料到,這個時代,不僅鄉下日子不好過,城裡的日子也是緊巴巴的,蘇張氏東拼西湊,湊到三十多元錢給張老三。
有錢沒票也買不到很多糧食,蘇張氏想著大姐賈張氏兒子是因工傷去世的,估計會有點賠償,所以就帶著張老三過來了。
蘇張氏?
崔大可想了又想,沒聽過這賈張氏有什麼妹妹啊。
崔大可本來就是南臺公社的農民,知道農村裡的情況,確實不樂觀。
秦淮茹一家以前要不是何雨柱的接濟,早會出現問題了,而且秦淮茹頂班也是年後才能頂。
根本沒有餘糧支援賈張氏的孃家。
賈張氏或許因為兒子傷亡補貼有個一兩百塊錢,可那是她的棺材本,還指著這錢買止痛藥呢。
而且就算願意出錢也白搭,因為沒有糧票也難買到糧食。
每月就那麼一點糧食定量,自家都不夠吃,不可能有富餘的。
要買糧,只能去鴿子市買,可以不要糧票,但那價錢就得翻倍了。
賈張氏實在沒辦法,最後厚著臉皮,把兒媳婦叫來,讓她幫著想辦法。
一大爺工資倒是高,但他也變不出這麼多糧,找他借吧,就算看在鄰里的關係,了不起借個十塊二十塊的,也不夠啊。
一大爺都這樣了,更不要說院裡其他人了。
秦淮茹也沒轍,思來想去,有能耐幫這個忙的,有且僅有一位。
那就是崔大可。
她把想法跟婆婆說了,可是賈張氏一點都不信,這小小崔大可有這能耐,中午吃的餃子還沒找他算賬呢。
秦淮茹只好表態,讓賈張氏自己想辦法,賈張氏哪有什麼辦法啊,就讓秦淮茹過來看看,死馬當活馬醫了。
聽到這裡,崔大可嘿嘿一笑。
你家的情況越困難,對他就越有利。
最好賈張氏陷入絕境,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才能更容易安排。
這年頭,錢還真不是萬能的,糧食才是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