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抉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依周文武的推斷,那便是此地的陰邪被鎮壓了,只是即便真的是被鎮壓,也得有鎮壓之物,或者說是人為的格局!一切,自然不能僅憑周文武入魔時所見之象斷定!
爺爺旋即問道:“小子,你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可依你所說,歷代積壓的陰邪,豈是能夠隨意鎮壓!若無大局,決不能破!”
“也許,他用的不是風水格局!”
此言一出,爺爺臉色一變:“不是風水格局!那又是什麼?”
周文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不知鄭爺爺對茅山道術可有了解?”
聞聽此言,爺爺卻是和老和尚對視了一眼,沉聲道:“孫班將茅山術也傳給你了?”
“只是略通一二!依我推斷,香山之局似乎是茅山術中的一種奇局,名曰——重陽局!”
說道此處,周文武直接轉身朝香山看去,接著道:“鄭爺爺方才所言,龍門之地多生邪祟的記載在女帝之前戛然而止,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當時龍門佛像群已臨近尾聲,為鎮陰邪,更是在香山專門修建了寺廟,請了印度高僧坐鎮,後來這僧人便坐化在寺中!得道高僧,再加佛像群之力,這才鎮壓了邪祟,以致後來女帝登山,感他功績與龍門龍脈之氣,賜名香山寺,撥款大修寺廟!此事正史皆有記載,確信無疑啊!”
“你是說地婆珂羅!?”
聽到此處,爺爺卻是轉頭看向了老和尚,香山寺有印度高僧坐化正史中倒的確有記載,哪怕現在香山寺都有這高僧的衣冠冢,而他的真身據傳已經修成金身,歸於塔林,這也是龍門塔林的傳說之一!老和尚久居此地,對香山之事自然是知之甚多,而他見狀,卻也是點了點頭,算是承認了周文武之言!
只不過爺爺眼中的疑惑卻並沒有消散,接著問道:“可僅憑一座寺廟,是斷難抵擋女帝運散的,那些被鎮壓的邪祟也就不可能留到今日!”
“所以!才有了重陽局!得以讓這些邪祟躲過了女帝運散!而重陽局的關鍵,就在琵琶峰!”
在周文武的解釋下,我們齊齊看向琵琶峰,細看之下,只見香山與琵琶峰的地脈格局,正對整個龍門地脈頭尾,所謂陰陽入而又迴圈,是為重陽!而這重陽局的關鍵,正在琵琶峰,那平平無奇的格局!
香山引風水入局,自要巍峨磅礴,而氣運過龍門欲走,琵琶峰便引水氣回流,正需平庸之局!此時看來,白居易當年並非只是為了做個閒士!
茅山等道派一直盛行於民間,國士之術雖奇,可白居易尚接觸不得,女帝立像奪運,若有道行的術士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究竟,未免鎮壓的陰邪隨女帝運散出世,這才找了當初居於香山的河南尹,白居易!
讓其斥資再修香山寺,待其死後,以其儒道氣運葬於琵琶峰,結出這重陽局,讓這些歷代集聚的陰邪不得出世!
一切雖然都是周文武依入魔時所見之像的推斷,但加上他的茅山道術之見解後,倒是頗有幾分道理,就連老和尚的怒火都消散了不少,問道:“即便真如你所言!那陰邪之地便是金身塔林鎮壓所在!可重陽局猶在,陰氣不現,又如何能尋!你布那纏山局困於我等又是何故?”
“師父!正因我心中已有推斷,這才不得已佈下纏山局,只是為了去求那破局之法?”
“哦?你已有破戒這茅山道局的方法?”
爺爺不由來了興趣,老和尚也止住了訓斥,周文武得以起身,說道:“茅山道局,自然還得茅山法破!那陰邪之地既然已被鎮壓,那我們把他引出來便是!”
言罷,周文武便將那塑膠袋拿了出來,老和尚驚異道:“這便是你求來的破局之法?能夠引出金身塔林的東西?”
“不錯?”
“究竟是何物?”
周文武聞言,竟是又急忙跪了回去,將那塑膠袋高舉過頭頂,喝道:“望師父恕罪,這些天弟子思來想去,這也是入魔之時方才靈光閃過的辦法!興許有用!還望師父莫要怪罪!”
“快說,究竟是什麼!”
“是。。。是女子的紅龍!”
此言一出,老和尚先是一怔,而後臉色大變,滿臉怒容竟是罕見的動起手來,一腳便將周文武踹倒,怒罵道:“孽徒!此乃佛門淨地,你身為佛門弟子,竟然去尋如此陰晦之物!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