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火玲瓏(第2/2頁)
章節報錯
國士之道,從風水,周易,山川,地理,佛道,民俗皆有涉獵,待老和尚聽罷,也不禁驚歎於國士行之繁雜,更感慨於古人手段之奇異!
然而三叔卻是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這。。。要如何滅呀?”
此時正是半夜,突生大火恐又招來鄰里猜疑,平生許多事端,爺爺示意三叔直接取了兩桶冷水對著火玲瓏便潑了下去,結果正如我們所料,這三昧真火倒是與傳說一般,水不能滅!
火勢迅猛,絲毫沒有減弱的事態,我看向手中的粗布袋,將袋口撐開,正和臉盆一般,爺爺三人的目光也落在這其貌不揚的粗布袋上:“這東西真能滅三昧真火!”
初見火玲瓏便是在這粗布袋中,即便沒有試過,可此刻我心中卻已有十之七八的把握,這粗布袋只怕同是古時奇術之一的——避火袋!
上下五千年流傳古法之多,難以想象,即便大多能以現代科學解釋,可能夠重塑的卻不過十之一二,這所謂的避火袋同是失傳的古法,我將這袋口撐圓,一步步朝火玲瓏走去,熾熱的氣息不斷襲來,我咬著牙走到這火玲瓏一米開外,旋即將這袋口朝著火玲瓏便拋了過去!
一陣陣熱浪升騰之下,這袋口並未合攏,整個粗布袋反而被撐的越發寬大,不偏不倚正對著火玲瓏當頭落下!下一刻,一切皆如我所料,洶湧的三昧真火登時熄滅,那火玲瓏也隨之急速縮小,我試探著撿起布袋,並沒有熾熱的氣息傳來,那火玲瓏已經恢復巴掌大小,靜靜的躺在布袋裡!
“臨行之際,天賜重寶,此行定是馬到成功!天官,要不把這東西給你三叔我。。。!”
不等三叔說完,爺爺已經一步將其攔在身後:“這本就是天官尋到的,就帶在身上防身吧!到了龍門興許用的著!你就死了那條心吧!”
“我就是好奇,沒想要,沒想要!”三叔尷尬的笑了笑,未敢觸動爺爺的怒火!
初得火玲瓏,我心中更是欣喜難耐,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三叔便到村子裡借了輛牛車,我們四人趕著牛車,帶著各自的裝備,便朝著洛陽出發!
醫院裡雖然仍舊躺著我的弟兄姐妹,可此番厄運盡皆出在我身上,我的氣運不解,他們也難得安生,故而對他們眼下的處境我們倒也沒有太過的擔心,三叔趕著牛車,我半躺在車架上倒也悠哉!
由於當年爺爺曾靠著販菜為生,故而三叔他們弟兄三人對趕車的手藝都不陌生,再加上那老黃牛已經是上了年數的老牛,都說牛的靈性不比人差,三叔只是口中喊著,這老牛便已然知道如何行進。
當時的社會不比如今,人口相對稀少,時常是跑出去十里左右才能看到下一個村子,有時甚至更遠!也因此,雖說我們走的是去往洛陽的大路,但村落稀疏,沿途也是坑坑窪窪,無人管理。
洛陽龍門據我們所在足有一百七八十公里,即便趕著牛車也需要兩天時間,正午時分我們已經逼近許昌邊界,過了許昌便是禹州,再過禹州就到了洛陽!
正值飯點,三叔就領著我們找了個飯館,吃飽喝足之後,又備了些乾糧才再度上路,許昌畢竟是古都,因此在當時還算繁榮,沿途的村子也算密集,而過了許昌之後的路線爺爺也曾走過,去往洛陽的大道本是後來開闢,避開了百姓的耕田,因此據他說想要找個村子落腳,皆要趕上二三十里路!
日頭微斜,我們逐漸出了許昌,三叔忍不住回頭望向三里冢的方向,感嘆道:“雖說我們一行是九死一生,可整個許昌匯聚的陰煞之氣得破,想來百十年內,許昌境內都無邪祟可生,如此想來,爹,我們也算是立了大功德啊!這自決氣運也不全是壞處啊!”
“你就滿口歪理!”
“唉!鄭大人,小三說的也有道理,我佛言凡因必有果,如此陰煞之局得破,倒的確難生邪祟了!”
“看看,還是我大爺說的對!這佛祖都要認我這樁大功德的!如此也好,這路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怪事了,我也歇會,這老黃牛認得道!”
“你呀!說了半天就是為了偷懶!”
爺爺當年販菜四周的城市走了遍,遇到的離奇事多不勝數,每次外出皆是打足了精神,三叔一番歪理說完,便自顧自的倒在馬車上,枕著一包草料睡了起來,爺爺雖然口中訓斥,倒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就連老和尚都認同了三叔的說法,想來也是有幾分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