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雙歸家讓老媽心花怒放,叫停了姐弟倆去外面酒店用餐的膨脹想法,自己親自下廚犒勞一雙兒女。

鹽都是啥地方啊,川蜀盆地最南端,自古流傳的產鹽之都,川菜大體系之下僅有的還能保留有名號的“鹽幫菜”發源地。

“鹽幫菜”顧名思義,就是鹹的像老幫子一樣的菜式,重鹽、重油高膽固醇是其特色,大力師傅就曾是“鹽幫菜”系的後起之秀之一,不過自從去了德國之後,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陳大力早已成為了“鹽幫菜”系的叛徒。

至於老媽張小芳,做為最典型的川女本地媳婦,自然能燒出一手地道的川味家常菜,起碼陳風就吃了15年多。

千萬別信那書上說的,凡是大廚,出門能作豪華宴席,在家能燒家常小菜,那不是廚師,是食神!

最起碼陳風就知道,大力師傅是燒不出老媽這樣的家常味道的,而且還很好老媽的這一手家常小菜。

因此當張小芳做好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後,陳芸是埋頭猛幹,而陳風…就悲劇了!

陳風記住了老阿爾貝克“要兼顧生活與足球”的話,可也沒忘記職業球員的基本飲食準則。

重鹽、重油高膽固醇是競技體育的死敵,薄鹽、低油低膽固醇才是維護體能的強身之道,陳風看著一桌子的美味無從下手:

飽含豬、牛脂肪的雞鴨魚肉都不能沾,重鹹口的麻辣風味被所有的建康食譜拒之門外,就連清炒素菜都沾滿了異香撲鼻的豬油…

後知後覺的張小芳從閨女口中得知兒子的飲食要求後,帶著憐憫和心痛的心情幫陳風煮了倆雞蛋,再用拌冷盤的橄欖油煎了一大塊白白的雞胸肉,全程僅僅用了不到2克鹽巴…

老陳家“豐盛”的晚餐過後,老媽在家收拾,吃不胖的陳芸和(鹽)吃得少的陳風就出門去消食了。

才回來自然不能當晚就出去浪,姐弟倆也只是在自家居民樓下的小區裡逛逛,待會兒還得回家陪老媽。

川蜀盆地的氣候還是不錯的,冬暖夏涼,這都元月份了,室外溫度還有10度出頭,比德國那邊要暖和一些。

元旦假期還有明天的3日一天,小區裡的節日氣氛還是挺濃厚的,遛彎的人絡繹不絕,時時還響起了孩子們的嬉笑打鬧聲。

姐弟倆一路走來自然是熟人居多,相互間少不了要打招呼,碰到那關係近的還得停下來稍稍寒暄問候幾句。

陳芸還好點,終究出遠門四五年了,可陳風五個月前還在這小區匆匆來去,是眾鄰居口中最新版的“別人家的孩子”。

“瞧,這是老陳家的倆孩子,姐姐名牌大學畢業,聽說現在在國外工作,弟弟的成績不錯,一定也能考個好大學!”

“不愧是親姐弟倆,都繼承了父母倆人的優點,這五官,這個子,嘖嘖…”

“孩子這麼爭氣,陳大力在外國辛苦也值了,要是我…”

姐弟倆男高女靚,和眾人交談時又溫和有禮,一路吸引無數的目光和議論,也收穫了不少的讚譽。

“幸好咱媽低調,大家都還不知道你留在德國掙球星的錢了,要不然全小區的孩子都會恨死你的。”

待轉到無人處,老姐陳芸的吐槽屬性復發,忍不住開始拿老弟開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