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德國足球青訓(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後花了整個下午才走完訓練中心,倆個老人耐心很好,一路上如數家珍般地為陳風解答了所有的疑問。
即使重生前在天朝也號稱先進的舒寧俱樂部待過,陳風還是一路目瞪口呆,被紅牛青訓中心的先進和規範所驚訝。
整個青訓中心的訓練基礎設施,包括青訓專用帶地暖的4片天然草坪和2片人造草坪、Spielplazt(無邊界的可以盡情享受比賽節奏)天然草坪和人造草坪各1片,均為世界一流的訓練場地;
此外還有室內訓練館1座、專業提高球員速度的跑道1條,三層高的專業功能房1座,也都是世界一流;
唯一不是世界一流的就是陳風即將入住的那座五層現代化大樓,含球員休息的專業調理區,但也屬於五星級酒店管理水準。
與這些先進硬體設施相匹配的是,以托馬斯.阿爾貝克為首的德國最頂尖的專業精英人士也都配置齊全:
4位青訓講師級主管(德國足協講師級)、20位專業球探在歐洲考察(歐足聯職業級)和駐守中心的40位在職培養的專職教練(德國足協A級和B級教練員)。
隨陳風一起加入的老哈特曼是個例外,雖然幾乎是陳風的專職教練,卻在阿爾貝克身邊掛了個高階助手的名頭。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青訓中心,設定有多支各種青訓級別的的球隊,涵蓋紅牛俱樂部所能蒐羅到的從7、8歲至23歲年齡段的足球天才。
U8、U9各有兩支隊,統治著萊比錫市級聯賽;
U10一支隊,是州級地區級聯賽前三;
U11一支隊,是州級地區聯賽錦標賽強隊;
U12一支隊,稱霸德國地區聯賽北部;
U13、U14各一支隊,稱霸德國薩克森州聯賽;
U15、U16各一支隊,稱霸德國地區聯賽;
U17、U19各一支隊均為德國青年聯賽北部前三的隊伍;
U23一支隊,目前處於半職業的德國第四級聯賽中游,目標是職業級的德國丙級聯賽。
各級隊伍加起來共計14支隊伍,400多名青年球員,可想而知備戰新賽季的科塔維格大道7號有多熱鬧。
各年齡段球員在德國有不同級別的聯賽,每一個聯賽都是按照週末計劃進行。
因此從8歲起,這些青少年球員和教練就已經在每週聯賽制的體系進行洗禮,大量的比賽的累計,讓球員在比賽中學會技術,在比賽中學會戰術,在比賽中練習對抗。
與那些苦苦求生存的德國低階別俱樂部不同,有紅牛集團撐腰的俱樂部早在第四級別聯賽時,就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青訓系統。
正好也恰逢德國青訓的高速發展期末,紅牛俱樂部就大力砸錢,僅僅5年就將自己的青訓中心弄成了世界水平。
德國足球青訓從1998年起規劃改革,到2002年正式拉開序幕,經歷了將近十年左右的痛定思痛的改革,對青訓的大投入。
德國足協重新規劃了390個青訓基地,第一步是供德甲德乙40餘家職業俱樂部開展青訓;
接下來每一年向丙級、丁級、地區聯賽俱樂部慢慢展開,預算從當初的4800萬歐元/年,逐步上升至2009年的9600萬歐元/年,保證這些俱樂部必須重視青訓,加強青訓的投入。
在重新布點了這些俱樂部之後,德國大大小小的俱樂部27000家,平均每一個青訓基地為德國70傢俱樂部服務。
每一個基地所舉辦的賽事,每名球員的培養,每名教練員的培養都記錄在案,這樣的佈局既能為俱樂部提供方便,也能保證俱樂部在最短的時間尋找最天才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