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死去的戰馬抬到馬背上,全部運到東城。”

項羽手持長戟來回巡視,高聲下令。

雖然馬肉又柴又硬,但八萬楚軍的糧食已經不足半月,有肉吃總比餓著肚子強。

這一千多匹戰馬至少夠八萬人吃上三五天,也算是個不小的收穫。

就在灌嬰敗退的時候,孔聚率領的三萬齊軍也遭到了季布的突襲。

那片山丘居高臨下,地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衝擊。

而且季布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騷擾牽制這股追兵,給前方的大隊人馬爭取撤退的時間,而不是與對方正面交鋒。

因此,季布帶領八百精銳多次衝擊對方的邊緣陣地,這樣不管能不能對齊軍予以重創,都能夠快速的撤退。

用現代的戰術來說就是放風箏。

齊軍追,季布就撤;齊軍停下,季布就偷襲敵軍背部。

一個半時辰的廝殺下來,楚軍憑藉風箏戰術斬殺了兩千多齊軍,本方陣亡人數不過二十人,真正的做到了以一當百。

聽到南面馬蹄聲大作,季布知道灌嬰的騎兵吃敗仗後退了回來,為了避免遭到糾纏,當即率兵向東而去。

灌嬰撤回來與孔聚一商量,統計一番加起來折損了將近五千人,感覺在項羽手下討不到便宜,便主動向北撤退,並派遣斥候飛馬稟報漢王與齊王。

傍晚時分。

項羽率領萬餘名楚軍抵達東城縣城外。

放眼看去,這是一座低矮的小縣城,城牆大約三丈左右的高度,想要死守幾無可能,但作為防禦工事肯定比營帳好一些。

現任縣令是周殷委任的,得知霸王親至,早就帶著家眷棄城而逃。

城內的縣兵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滿打滿算不過三百人,有甲冑傍身的不過十幾個,要想抵抗霸王的大軍簡直是痴人說夢。

縣尉宋禕還算有擔當,並沒有跟著縣令逃命,而是組織差役封鎖了倉庫,帶著城裡的幾個士紳出城迎接項羽。

“縣尉宋禕拜見大王。”

宋禕長揖到地,身後的幾個士族長老跟著一塊施禮。

項羽翻身下馬,一臉和藹的道:“宋禕是吧,孤記得你是丹陽人,今年三十七歲?”

“大王竟然知道小吏的名字,真是誠惶誠恐。”

宋禕一臉感動,能被堂堂的霸王記住名字,何其榮幸。

項羽東征西討,自然記不住一個區區縣尉的名字。

但重生之後的項羽卻知道自己要想東山再起,必須學著拉攏人心,改變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因此在路上的時候逮著士兵一頓打聽,終於弄清了東城縣縣令、縣尉、主薄的名字與身世。

“聽說你是個治理地方的清官,做縣尉屈才了,將來至少應該做郡守、郡丞才能發揮你的才幹。”

項羽也不管真假,先是一頓猛誇,只把宋禕感激涕零,一副恨不能為大王殉節的表情。

堂堂的西楚霸王誇過誰?這可是天大的榮幸!

“縣令吳彥何在?”項羽又問。

宋禕畢恭畢敬的道:“回大王的話,因為跟著周殷叛國,吳縣令擔心被大王懲罰,早就逃走了。”

“周殷叛國,不幹爾等之事,我懲罰他做甚?”

項羽拍了拍宋禕的肩膀,和顏悅色的道:“吳縣令既然跑了,那就由你擔任縣令。”

宋禕再次作揖謝恩:“多謝大王提攜。”

項羽命令許褚率領將士們在城外連夜紮營,自己則帶了百十人跟著宋禕進了縣城,徑直來到縣衙詢問他一些內政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