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輕搖羽扇,沉聲道:“大王,形勢危急,若不能正確應對,覆亡就在旦夕。”

“請軍師賜教。”

項羽一臉虔誠的問道。

這是發自肺腑的改變,絕不是故作姿態,這是用生命換來的教訓,這是用千古名聲換來的教訓。

“突圍。”

諸葛亮吐出兩個字,“等下去只能坐以待斃。”

項羽自然知道只剩突圍一條路,但究竟如何突圍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記憶中有了自刎烏江的教訓,項羽有足夠的把握過江,可他想要帶回更多的隊伍,而不是僅僅帶著那八百騎兵。

“請先生細說。”

項羽抬手摸了一把頜下的鬍鬚,憂心忡忡的道,“想必昨日之戰軍師也看到了,籍親自率領一萬五千精騎衝陣。雖然陣斬了兩萬齊軍,但韓信排程有方,很快用他的陣型把我軍困在中央,折損了三千餘騎,要想突圍……難呢!”

諸葛亮霍然起身,示意項羽跟自己到沙盤前面來,“請大王過來看。”

項羽跟著起身,昂首闊步來到了沙盤前。

諸葛亮指了指九江方向,說道:“要突圍必須擊其薄弱,而不是挑選最強的韓信軍團,當前的最佳突圍方向就是南面的英布軍團。”

“嗯。”

項羽對此深以為然,不愧是諸葛孔明,這洞察力當真是一針見血。

五路聯軍之中,韓信率領的齊軍多達三十萬,自北面彭城方向壓了過來,並且負責正面主攻。

劉邦率領的十五萬漢軍躲在韓信的齊軍後面,拉扯呼應,隨時馳援。

彭越率領的五萬梁軍已經迂迴到了垓下的正東方向,切斷了楚軍東去的路線。

劉賈率領五萬漢軍自東北方向殺來,英布、周殷率領五萬叛軍自九江渡江,直逼垓下西南角紮營列陣。

諸葛亮將羽扇背在身後,指了指垓下西南方向二十里左右的英布陣地,冷靜分析。

“英布這支軍隊不僅兵力最少,而且至少有一半是原先的楚軍,亮相信其中有不少人受到了周殷的裹挾,方才跟著他背叛大王。”

“或許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依舊尊敬大王甚至畏懼大王。只要大王以雷霆之勢突襲英布,這支軍隊定然不戰而潰,甚至會有很多人響應大王。”

“若是大王能夠拿下週殷這叛徒的人頭,我軍定然軍心大振……”

諸葛亮的手指順著沙盤向西移動,“擊潰英布之後,大王可以率領反正的隊伍迅速攻佔東城,稍作喘息,再接應大軍陸續撤退……”

“就是這樣!”

項羽黯淡的眸子裡一下子就有了色彩,彷彿乾涸了許久的田地遇到了酣暢淋漓的甘霖,“那籍今夜就組織人馬突圍?”

“大王且慢。”

諸葛亮舉起羽扇示意項羽稍安勿躁,“憑大王驍勇無雙的武藝,要想突圍自然易如反掌。但大王若想東山再起,就要爭取率領更多的將士突圍。”

“吾聽軍師的。”

項羽嘆息一聲,自己還是太急了,城府這東西真不是重生或者穿越就能擁有的。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胸有成竹的道:“亮倒有個計策,在大王突圍之後還能讓營寨中的將士保持士氣,如此方有撤退的機會。”

在歷史上,就是因為項羽棄營突圍,群龍無首的楚軍士氣跌到低谷,被聯軍一擊即潰,八萬大軍短短一天的時間就全軍覆沒。

項羽知道,自己在突圍之前,必須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僅剩的八萬多人就是我西楚霸王的青山。

“請軍師指教。”

項羽雙手抱拳,對著諸葛亮深深的作了一揖,“大楚的生死,全在先生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