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原由,秦錚方才釋疑。

話說自己早起意,跑趟青州,為何早不動,遲不動,偏偏就選到今日動身?

想來就是因為自家有大羅級神器坐鎮識海,冥冥生出感應,才恰巧於今日路過,救下此人,了結與真陽觀一系最後一絲緣法。

救下此人後,與真陽觀一系,就再沒有什麼瓜葛了,就把佔據陸道人肉身的因果,全都還清了。

當然,若是邪道修士,倒也不講究這些,與誰有甚瓜葛因果,一併打殺掉,便自然斷去了。

仙道之士則不然,若非必要,絕不會如此簡單粗暴,一般都會選擇因勢利導,巧妙化解。

當下便笑道,「你小子倒也好運,遇到貧道。說來也是你命不該絕!」

譚乘風又是一番感激不提,閒話幾句後,秦錚便向此人問起了玄神道的大體形式。

譚乘風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原來玄神道,大體分為議會和神殿,這兩大勢力。

王權道人投靠泰西之後,泰西放為顯示其自由、開明之風氣,示誠於王權道人。

湯馬竇大主教,曾向其承諾。教會只侍奉神,傳播神的榮光,絕不沾染世俗統治權。

而王權道人為示誠意,則摒棄大玄九品道官制,仿泰西制度,組建議會,管理世俗政務。神殿方面,則不參與世俗政務,只負責宗教事宜。

配置方面,自會長王權道人以下,設有八大主事,皆是上三品修為。剩下的百餘議員,皆是金丹境修為。

會長王權道人,在當年與蔣孔二位老祖、北宗寇道人一戰之後,就常年閉關,甚少露面。

玄神道一應事務,由副會長,天師境的崇玄道人代為主持。

神殿,則以光明主祭,湯馬竇大主教為首,之下還有八大神使。

乃是光明之主麾下諸從神的主祭。比如譚乘風所信奉的陰影之主,就是其中一位。

神殿的戰力方面,湯馬竇此人深藏不露。

即便當年南北二道,打上玄神道山門之時,此人也未曾出手,故而其修為不明,但預計最低也不會下於通神層次。

八大神使,則各自都有著上三品的實力。

聽罷,一時間,秦錚也頗有些驚心。

玄神道與泰西傳教士合流之後,在高層戰力上,還要超過道門。

難怪自己未來此界前,道門與其對峙數十年,仍未收復失地。

話說通神級遁光,甚是快捷,問答間,不覺便進入到青州地界,秦錚便隨意找個了一個僻靜之地,放下譚乘風。

自家則進入到青州的治所,應玄府,遊覽一二。

話說玄天九州,就以青、江、淮、揚四州,最為富庶。

玄神道又獨佔青揚,故而乃是幾大勢力中,最為富裕的存在。

青州靠海,乃是出入泰西的橋頭堡,本就海運發達,商業興旺。

應玄府,則為青州精華之地。本地豪商,把瓷器、絲綢等物,裝上海船,運往往泰西諸國,換回滿船的香料和黃金。

也有泰西豪商,將海外的鐘表、寶石等各色特產,運往大玄,再把大玄特產帶回泰西,以之謀取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