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章:玄天大勢(第2/4頁)
章節報錯
還有一些道士,爬上中高層,取得一定地位後,對於沒有多少資質、德行的子女,親厚門人弟子之類,也授以道籙,就使得整個道門魚龍混雜,道人的整體素質下降。
其中德行不夠之輩,窮奢極欲,欺男霸女,魚肉百姓,橫行不法之事。也不鮮見,使得民眾對道門怨氣頗深。
小玄界近百年以來,有句俗話,叫老子通神,兒真人。老子真人,兒鍊師。說的就是這種道門九品道士制度,處於壟斷的情況。
普通人上進無門,底層就算祖墳冒煙,加入到道門,但寒門道士,不加入大家族,或者師徒派系。也是升遷困難,因此而離心離德者,也不在少數。
二百年前,就有一位出身寒門的二品天師,寇道人,因與一位家族出身的天師,爭奪玄天道宮之主繼承人的位置失敗,就遂憤而出走,佔據冀州道宮分部,宣佈與道宮決裂,另開一脈。
寇道人在冀州改革儀軌道律,對道士的品德和經義,加以考核,清除掉一大批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家族道士。
此舉受到廣大寒門道士的熱烈擁護,就動搖到家族道士的統治根基。
玄天道宮的通神老怪,上門征伐,不想這寇道人,天資縱橫,驚才絕豔,既然根據九品道士體系,自行模式出一套物神術,練有一門厲害法器,公平秤。
此秤一經祭出,就一視同仁,能無視境界等級碾壓,把對手拉入和己方同級的地步。
同樣,此寶一經祭出,欺負弱小也不大可能。寇道人就是以此寶顯示自家一視同仁,公平公正,整頓道門風氣的決心。
寇道人有此寶護持,道宮的通神老怪,竟不能勝,寇道人就此立足腳跟,佔據冀豫二州。與道宮分庭抗禮,世人稱為玄天北道。
道門從此分裂為南北兩道。
寇道人先期雷厲風行,清理掉冀豫二州,一大批濫竽充數和品性不端的道士,讓一批德才兼備的寒門道士,得以上位,使得其治下,道門風氣為之一清。
不過,道門腐朽之風,歷經數百年,已然積重難返,所謂屠龍勇士,最終會變成惡龍。
北天師道那批上位的寒門道士,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變得用人唯親,拉幫結派起來。嗯,玄天界道門的師徒壟斷模式,說的就北玄天道。
寇道人察覺到此點,開始也是雷霆震怒,連下狠手,清理掉幾個腐化寒門道士,但最終發現,都是治標不治本,權力階層的腐化,幾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乃是自然規律。
要徹底治理道門的腐化問題,除非將整個道門連根拔起,但換了另一個超凡體系上來,隨著時間推移,還是會慢慢腐化。
寇道人也是徒呼奈何,只得定期清理惡行太彰,民怨極大之輩,勉強維持的公正。
北天師道有寇道人鎮壓著,其風氣,要稍比南天師好一些。
若是正常歷史位面,百姓過不下去了,還會揭竿而起,但道法顯聖的世界,道門還有兩三個通神境老怪、與五六個天師,十餘羽士。
話說上三品道士,都行走的導彈,一人成軍的角色,還鎮壓得住局勢。
話說這種壟斷式的制度,沒有外敵,自然是萬古千秋。
但百年前,泰西大陸,有傳教士渡海而來,到玄天道國來傳播光明之主的榮光。
有外來者到自家碗裡搶食,自然受到擯除前嫌的南北二道,聯合抵制和絞殺,但這些傳教士有光明神的神力護佑,道門也只能壓制其不能坐大,卻不能盡滅。隨著時間的推移,泰西傳教士也漸站穩腳跟。
泰西傳教士帶來一些的平權意識和契約至上的思想風潮,也對玄天道國的傳統觀念,造成一些衝擊。
泰西魔法與神術並舉的超凡體系,對於玄天道國的超凡體系,也帶來一定的衝擊。道門內部,少數有識之士,也對本土原有的九品道士體系,有所反思。
八十年前,南玄天道有一位寒門出身的王全道人。此人天縱奇才,入道八十年,就修到了三品羽士之境。
如此天資,當時掌握南玄天道大權的家族道士,甚為忌憚,遂對其加以打壓,不授予更高一層的道籙,使王全道人不能突破到天師。
王全道人選擇伏低做小,投奔南天師道四大道士家族之首的蔣家,卻仍受到蔣家的忌憚,在羽士境蹉跎二十年,不得寸進。
王全道人一氣之下,就暗中倒向泰西傳教士。
一位上三品道士投靠,彼時來天玄傳教,因受到南北二道合力打壓,久未開啟局面的湯馬竇大主教,不由大喜過望,欣然接納,並授予王全道人,光明神教的至高經典《光明聖經》。
此王全道人果是驚才絕豔,結合《光明聖經》,就融合東西方兩種不同修行模式的精髓,自創一門《玄神經》。居然無需更高一級的道籙,就自行突破到了天師境界。
王全道人突破之後,就悍然反出玄天道宮。於泰西傳教士進入玄天國的橋頭堡青州,自立門戶,宣佈自立一家玄神道,為天下寒門道士,廣開大道,聲稱推翻道宮的腐朽統治,讓天下人人有功練,人人可進階上三品。
王全道人此宣言理念,受到天下寒門道士的擁護。
頓時南玄天道治下,一些受到家族排擠,不得志的寒門道士們,頓時蜂蛹而至,投奔到王全道人門下。
玄神道彙集了數百的法師、高功、真人境的中三品道士,頓成玄天道國排名第三的大勢力。
王全道人此舉,威脅到道門的統治地位。彼時道門南北二道,再次聯合起來,征伐玄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