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章:天下第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晃就是十餘日過去了。
這一日,秦諍正在自家小院中,給曹毅父女和王超,講述道家養生的一些道理,與道家武功的立論依據。
“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執行日月,大道無情,長養萬物。又說降本流末,樸散為器。”
“反應到人體,就是說人由父精母血而生身,唯先天一點靈光,落入人身,便為神魂。故而這一點精神,是與天地相通,人的精神,本來蘊涵著無窮奧妙。這一點靈光精神,與父精母血,即是先天之本。”
“人在嬰幼時代,雖然柔弱,但卻是元氣飽滿,生機勃勃,和順之至的,就是因為本元充沛,先天未破。但隨著年歲漸長,情慾漸開,則漸喪天真,本元漸耗,成為了漏體。又時時受外邪賊風侵襲,所以就身體就每況愈下,漸走下坡了。”
“老子說:吾有大患若身。所以在道家看來,人從賦形降生那一刻起,就是從無名的本,降成了有名的末,從無形的樸,散為了有形的器。而我道家功夫注重養神、行氣,練體。就是要惜愛三寶,把精氣神鍛鍊得渾圓一體,潛藏不漏,由末,復返為本,由器,復返為樸。”
“黃庭經說:神仙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成其真。這秘愛三寶,逆返先天,由末返本,由器返樸的過程,就是道家所謂的鍊金丹。”
曹毅父女和王超,正坐在下方,正聽得津津有味,忽然,秦諍就是一停,頓時沒了下文。
正有些不解,就看見“西門道長”抬頭衝著外面喝道。
“外面的朋友,你躲在牆角下也聽了十幾分鍾了吧?雖說現在資訊時代,諮訊發達,過去那些“法不傳六耳”的規矩,都沒那麼講究了。但你來了這麼久了,招呼都不打一個,是不是有點不禮貌了?”
王超三人這才驚覺,原來牆外居然有人?
牆外傳來一個悅耳的女聲:“西門道長果然高明,原來卻是早已窺破我的斂息之術,佩服佩服!”
隨即就看見三米多的院牆上,出現一個身影,隨即以一個優美的姿勢,縱身躍起,落在院中。
三人定睛一看,卻是一個體態纖柔合度,身姿輕盈,杏眼桃腮的美女,偏偏卻又長了一對劍眉,平添了幾分英氣。讓人一看之下,就聯想紅拂女、聶隱娘式的古代劍俠。
看見此女,曹毅就是一驚,連忙站起身來:“原來是嚴教官,您怎麼來了?”
話說曹毅本是出自獠牙隊,雖不是同一系,但以前卻是見過嚴元儀幾面,知道她的背景。
“小曹也在啊?”,女子隨口招呼了一句後,衝秦諍一抱拳:
“鄙人嚴元儀,峨眉拳傳人,在公家也有點小職務,所以有幸見過小曹他們傳過來的,道長的幾段演武影片,才發覺道長既是一位武功練到登峰造極,堪可與達摩、三豐祖師比肩的大宗師,所以才一時起意,特來拜會道長。來得冒昧,還請道長見諒!”
“你們這些高手,怎麼一個個都不習慣走大門?”
話說方才曹毅一開口,秦諍就想起來了,在原先的軌跡中,王師傅沒成長起來以前,此女就可以排在天下第四,只遜色於“見神不壞”的長眉毛,“外罡絕頂”的巴立明,和“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的唐紫塵三人。
其他什麼嶽鵬,趙光明,武運隆,劉沐白,風采,柳猿飛之流,真動起真格來,怕是還真拼不過此女。
不過既然他秦某人來到這裡了,此女就只能排天下第五了。故而秦諍也不甚在意,吐槽了一句後,懶洋洋的道:“你來都來了,我現在還想過幾天安生日子,也不能趕你走。所以這見不見諒的,也就那麼回事。自己找把椅子坐吧。晶晶,倒茶!”
秦諍這話說得不甚客氣,曹毅臉色就是一變,沒想這位西門道長卻是一個傲上閔下的性子?
他又素知嚴元儀出身名門,本身武功出神入化,又長期大權在握,所以就養成了高傲不容人忤逆的性子。
生怕道長此言得罪嚴元儀,以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就連忙勸道:“道長有所不知,這位嚴教官乃是…”
秦諍就舉手一擺,打斷道:“老曹你這人就是心思太多了,顧慮這顧慮那的,所以功夫才練不到深處。你也聽見了,這位嚴女士是以峨眉傳人的身份來的,那就代表此行是單純的拜會武林同道。你扯官面上的身份就沒意思了,是不是?”
秦諍這話說得很是直白。
嚴元儀眉頭一跳,貌似欲發作,隨即又忍了下來。
想到自己是因為久困於境界,在燕京雖然有武運隆,劉沐白等同級高手,可以隨時交流切磋,但交流這麼久了,還是困於原地。而前些天卻在地方上送來的演習影片中,發現一個意外之喜。以她的眼力,當然看出“西門道人”當時還有所保留,是個深不可測的大高手。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番交流下,說不定就能找到突破的契機呢?
說到底自己此行是來找人印證的,又不是來找茬的。些許不敬和忤逆,等交流完了,驗過這道人的成色之後,再說也不遲。
嚴元儀便笑道:“道長真性情,倒是個直爽人!”
“大家都很忙,藏著掖著沒意思。還是直爽一點好。”
嚴元儀微笑不語,就真的自己去提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接過曹晶晶端來的茶水,喝了一口,放眼在院內四下一掃,見收拾得頗為簡潔雅緻。
就讚道:“沒想小小a市,還隱藏著道長這般遊戲風塵的市井奇人。”
“嚴施主繆讚了,比不得你大隱於朝。”
秦諍隨口回了一句後,問道:“咱們痛快點吧,話說你這身居要職,日理萬機的大人物,不在燕京納福,跑來找我這江湖散人做什麼?”
嚴元儀就痛快的把久困境界,交流切磋的來意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