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趙凌的同意,寒夜舒會心一笑,可算是沒有看錯人,趙家的人,依舊還是有那股魄力的。

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是誰都有的,更何況是一國之君,趙凌這個小胖子國君絕非什麼平庸之輩,世道造就不朽,同樣不朽也在推動時代。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命令,寒夜舒只是簡單的和趙凌商談了一下下一步的計劃之後,就急匆匆的趕往晉國的軍部大營,既然準備出其不意的出兵,那麼越早出兵,越有奇效。

寒夜舒在進宮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對楚國動手,不管是為了趙刻的私仇,還是從晉國的大局出發,楚國都是最佳的進攻方向。

當下的楚國還剛剛恢復一點元氣,而這個時候正是楚國的朝廷和葉北疆互相猜忌和忌憚的時候,還沒有達成鐵板一塊,軍中絕對會出現空虛,這是兵家大忌,也是他選擇這個時候進攻楚國的重大原因之一。

再有就是根據得到的訊息,燕國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早就已經派兵前往薊南州了,只不過現在還沒有那麼好的機會來打破三個國家之間微妙的平衡,所以肯定會在薊南州附近埋下伏兵。

薊南州是扼住楚國的咽喉,要不是之前的戰事燕國失利,薊南州也不會成為現在楚國的一塊荒廢地。這口惡氣,想必燕國絕對忍不下,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那麼燕國絕對會趁機對薊南州動手。

既然如此,那他寒夜舒就來做這個挑起戰端的人,你燕國不是不好直接撕破臉皮,那我晉國來,你燕國想要什麼名正言順,仁義道德,他晉國不在意。

等他拿下了楚國,到時天下悠悠之口還不是他說了算。一旦晉國吞下了楚國,那麼晉國的實力絕對可以超過燕國,到時鹿死誰手,還難說呢。

之前燕國在攻打楚國的時候,一直都是假裝拉攏晉國,從而避免晉國從背後出擊,導致腹背受敵,而之前的晉國也很好的扮演了同盟者的角色,先是被燕國拿公主魏瓔珞的婚事做引子,讓晉國放下戒心,放手就是坑晉國。

現在,這些新仇舊恨也是該解決了,就在寒夜舒趕往軍部大營的時候,趙凌也沒有閒著,等到寒夜舒走後,他就一直在沉思,寒夜舒這樣的決策,導致的後果他能不能夠承擔。

同時,他不願意坐以待斃,之前燕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是拿公主魏瓔珞和晉國聯姻的形式架住晉國麼?燕國和楚國那一戰燕國大敗之後,燕國就對此隻字不提,現在,趙凌也想到了用此牽扯住燕國。

寒夜舒在前面調動大軍,他這個國君也想盡可能的緩解前線的壓力,從而提高對楚國進攻的勝率。

“來人,把宋鴻臚給我叫來”,趙凌直接一道命令把掌管外交的宋東與宋鴻臚叫了過來。

並且親手擬定了國書,讓宋東與立刻帶著這份國書出使燕國,之前燕國讓他晉國在一旁強制住楚國,結果到最後什麼都沒撈到,現在聯姻之事也沒有再提,等於是讓他晉國成了冤大頭,賠了夫人又折兵。

現在,他正好將這件舊事提出來,一是為了噁心一下燕國,燕國國君魏天戈是個寵妹狂人,絕對不會輕易的答應。但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他燕國想要暗中對薊南州動手,那麼必然繞不開他晉國。

他正好趁機敲一下燕國的竹槓,拿聯姻說事,迷惑燕國,給寒夜舒出其不意的進攻楚國創造良好的國情輿論。

燕國現在雖然手握重兵,卻不敢輕易動兵,這正好給他創造了這樣的一個好機會,讓燕國在向晉國服軟同意聯姻和收復薊南州之間做出選擇。

可以說,趙凌這一手算盤打的十分的好,本來他晉國按照寒夜舒的建議,都是要出兵打楚國的,而燕國也是一定要收復薊南州的,他卻裝作不知道很無辜的模樣,讓燕國吃下這個啞巴虧。

他給宋鴻臚的信中,明確的向燕國表面了他很是仰慕燕國公主魏瓔珞的國色,只要燕國願意聯姻,那麼他晉國甘願做這個三國較量中率先入場的先鋒,給燕國製造收復薊南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