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局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是楚國,之所以敢大膽的變革,是因為楚國有適合變革的國情,葉雲逸之前可是將楚國實力強大的幾支都給收拾了,就像路邊高大的雜草都被割掉了,只留下較小的嫩芽,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能力阻擋變革的實施,但是燕國卻不行。
魏天戈透過軍刺知曉了楚國變革之後,也是在悄悄地進行變革的嘗試,然而不管是怎麼樣,都沒有辦法取得效果。按理來說,楚國阻擋變法的力量被葉雲逸收拾了一邊,朝局清明,那燕國也不差,作為一個強大的國君,朝廷上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
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勢力違揹他的意志,依舊無法像楚國那樣推行強大的變革,只能說,燕國的土壤並不適合楚國那樣的變革。
首先楚國變革是因為自身實力的弱小,內憂外患,積貧積弱,隨時都有可能被燕國和晉國滅掉的可能,所以變強是所有楚國百姓和朝廷官員們共同的願望。
而燕國卻是處於最強盛的時候,下至百姓,上至朝廷大員,都覺得自身實力已經夠強大了,根本就沒有變法的需要。
其次在變法前,楚國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變故,急需要一套完整的政治體系安定下來,而葉雲逸提出的主張可不僅僅是照搬前世那一套,葉雲逸在這個世界實施的變法是葉雲逸結合前世的經驗和這個時候楚國的國情而進行調整過的。
實施變法是葉雲逸接管暗閣這幾年以來,一直謀劃的另一件事情,豈是燕國照搬點皮毛能夠做到的,葉雲逸將這一套變法交給曲天鴻的時候,就已經算到了燕國和晉國知道後,一定會竊取。
而真正變法的核心,沒有葉雲逸心中的那套理論,其他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個時候,葉雲逸心中的哪些經驗和理論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再就是整個天下共分為三十六州,楚國佔據了十一州,晉國佔據了十二州,剩下的全部都是燕國的地盤,這剩下的十三州更是富碩之地,完全不是楚國和晉國可以比擬的。
有了強大的國力支援下,燕國更是看不起作為弱國的楚國實施的變法。
哪怕魏天戈也只是暗中讓人簡單的試探一下,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就導致了魏天戈明明知道燕國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的地步,卻不敢再踏出半步。這些年無論怎樣發展,也只是量上的增加。
魏天戈將這一切認為是即將到來的那一場,也有可能要很久才會到來的三國大戰才能夠解決的。
倒是不管是燕國贏還是楚國贏,都有可能改變當下的局面,自從當初晉國從遼國分裂出去之後,這幾百年間,燕國和晉國打了大大小小的戰爭,依舊難以分出勝負。
楚國這個完全是中原地帶邊緣發展而來的小國,一直都是被燕國和晉國看不起的。
再加上和燕國和晉國接壤,這些年晉國和燕國都是一有機會就會趁機欺負楚國,楚國都堅持了下來,並且拖著衰弱的國力,不但沒有被燕國和晉國攻下,反而是發展到了足以威脅到燕國和晉國的地位。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每次到了楚國危亡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些‘脊樑’站出來,挽大廈與將傾,幾十年前的皇太后是,二十幾年前的葉北疆同樣如此,現在葉雲逸站了出來,他要改變的是楚國的命運。
這些年楚國受到的委屈已經夠多了,常年的抵抗,早就讓楚國的百姓痛苦不堪,十戶有五戶家中男子死在了戰場上,卻武力改變這個症狀。
就算是強大如皇太后當時,也不敢誇下海口,以楚國的國力戰勝燕國或者晉國,葉雲逸要做的就是前人重來沒有做的,那是一條看不到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