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穫的日子
章節報錯
“爹!”王鷹上前將他身後拉著的那捆玉米杆提了起來,看著親爹疲勞不堪的身軀。
王鷹有些心疼:“爹,這幾日你就別去地裡了,那老些玉米杆不夠燒的?”
這還沒有當家作主幾日的王鷹,態度已和從前大不相同。
“爹,這是秋收結束了,我大舅哥給我在鎮上介紹了一個差事,後天我就去報道了!”
“爹,我一會殺只雞,我讓孩他娘做好了,給你送去半隻,你別捨不得,偷偷藏起來,看看看這幾日,你都……”
說到這裡,王鷹心酸不已,自己是不是太不孝了?
“噯,爹沒事!那雞留著給妮兒補補身子,她還有身孕呢!”
聽著兒子關心的話語,王滿倉心裡熱乎乎的,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以後當家作主了,就要看顧好妻兒,別向爹一樣,窩囊了一輩子!”
說完,王滿倉佝僂著腰,背這手就打算回房休息休息,到底自己是老了,幹不動活了,這以後可怎麼辦呢?往日明亮的眼珠子蒙了上一層霧水。
現在正是秋收時節,李家廟南邊的林子頗有面積,野蘑菇們都冒出頭來,比如說:松菇、草菇、平菇之類的蘑菇們。
在這原始的農耕時代,動物的糞便就是最好的肥料,肉質飽滿的蘑菇頗受大家的喜愛。
這露水剛下,大媳婦、小姑娘的就成群結伴的,背上揹著特製的簍子,手裡拿著鐮刀。
簍子是那種肚子大,收口小的,這樣既能多裝著蘑菇,又能防止人們彎腰時蘑菇從後背掉下來。
其實一根棍子就可以了,但因為要徒步翻山越嶺,這個時節的蛇蟲鼠蟻的比較多,所以鐮刀還是靠譜些!
哪些蘑菇能吃,哪些蘑菇不能吃,大家都是口口相傳,非常有經驗。
大家把蘑菇採摘回去,曬乾,再賣到城裡去,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這是李家廟村民主要的來源之一。
因為人多,可能一個山頭一天可能被輪番掃蕩好幾遍。
雖然這只是季節性的收入,但由於經濟的刺激,讓找野蘑菇幾乎成了瘋狂的地毯式搜尋,被“蹂躪”過的山地,寸草不生,幾乎就像被用鋤頭鋤過,都可以直接去種菜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人去晚了就沒蘑菇了。據說有的人家都是全家一起行動找野蘑菇,當天找到的野蘑菇當天就去賣掉,或者說全部存起來,等到了冬日在賣出,價格更可觀一些。
而且這玩意就像尋寶一樣,很刺激,很有挑戰性。尋到了自然開心,充滿了滿足感,而尋不到就會失望。
這不,山上時不時的就會傳來歡呼聲,也有那耐心不好的人們低聲咒罵,這是被別人的收穫所刺激到了。
“今天真是來對地方了,這片林子的蘑菇居然這麼多!”一個婦人用鐮刀輕輕撥弄開松樹底下的一個小松包,裡面露出一個個可愛的小雨傘。
“可不是,這幾天大家都忙著秋收呢,等過幾天你再看,毛都沒有一根!”另一個婦女也眼疾手快的撿起地上的蘑菇。
這邊一朵兩朵,那邊一叢一群的,都有些撿不過來了,兩個婦女心照不宣的加快了腳步,這要是一會下山給人看見,估計明日再來,連地皮都會被颳走。
等日頭高照,兩人才驚覺天色不早了,還沒有回家做飯呢,兩個人急匆匆的不捨的的就下了山。
“估計下次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高個的婦人感嘆道。
“得了吧,咱也不能太貪心了!這都曬完了,估計也有個四五斤的!”另一個婦人但是看得開。
“快回家吧,家裡的小崽子估計都餓紅了眼!”
“對對對,快點回去吧!”
兩個人的揹簍裡,竹籃裡滿滿當當的,到了村口,遇上了其他村民,大家看的嘖嘖稱奇,就立馬有人開口詢問,她倆自然也不藏私,這村裡人都是沾親帶故的,沒什麼好瞞的。
“就是進了山,往西走個一會,那邊不是有個小山坡嘛,就在山坡邊緣的那個小林子裡。”
大家知道了地方,心滿意足的寒暄了一會,就各自回家了。
當然秋天的山林對人們的饋贈不止這些。
像板栗、核桃、筍子,都可以曬乾了賣出去。
李家廟靠著這個南山,叫大青嶺,村口向西處是徒駭河的分支。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李家廟乃至白橋鎮的生活水平都不錯。
因為水多,所以大部分都是水田,偶爾有些灌溉不了的地方,人們就種些耐旱的莊稼,例如高粱、紅薯、玉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