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這次招的人裡,有兩個婦人是妯娌,人但是挺能幹,就是家裡不安生。

這不,當日裡回家,兩人之間相差兩文錢她們的婆婆就有些不滿意。

這也不怪這對妯娌。

這對妯娌是隔壁胡樓村宋家的二兒媳婦和三兒媳婦,妯娌兩個從來沒有紅過眼,吵過架。

婆婆宋氏看著是個體面人,可人前人後兩個模樣,對待兒媳是十分刻薄,只是她段高超,兒媳婦剛開始都摸不下面子,由著她去。

這新媳婦進門,她也不做什麼,自己見天的這疼,那不舒服的,兒媳婦們不僅要掏錢,還得伺候她,她也不糾纏,還向村裡串門的婦女們誇獎,這話裡話外的,不僅村裡人滿意,就是媳婦們的孃家人也滿意。

可這錢從哪裡來?這父母在不分家,丈夫們裡幾乎沒什麼私房錢,兒媳婦們為了好名聲,只能咬咬牙,偷摸賣著自己的嫁妝,或者別的什麼。

就單單是吃飯這一茬,她都給你搞了一個分餐制。

女人們她看著誰不順眼,或者乾脆不待見,就是一個窩窩頭,一碗清水稀粥。

只是她在外經營的名聲太好了,就是有媳婦出門訴苦,也沒幾個人相信,搞得媳婦們的心態都崩了。

因為她的理由很充分,這過日子不能胡來,要勤儉持家,又或者乾脆說什麼時候剛吃了肉、殺了雞,過日子不能太過福了,要適當。

旁人聽了這話,自然是贊同不已,看著媳婦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這村裡人不待見,就連孃家人也不贊同,她們都絕望了。

這大兒媳婦生了個會讀書的孫子,將來宋氏也指望著人家養老送終,情況待遇就好的多了,可下面兩個媳婦就不一樣了。

二媳婦劉氏孃家,家境殷實,人雖說老實,卻也不傻,宋氏不敢太過於過份。

三兒媳婦陳氏就不同,是被他三兒子從河裡救起來,孃家也不富裕,就是一個窮苦人家的閨女,那日上山採菇子,下雨路滑,加上天色昏暗,一不小心掉進了坑裡,被宋氏的三兒子就起來。

恰好,有過路的村民,當下指指點點,只好聘了陳氏,宋氏一度認為這就是陳家給她兒子下的套。

再加上陳氏進門,聘禮一分沒帶不說,連帶著嫁妝都沒有,宋氏更恨了。

陳氏因為年少吃了不少苦頭,懷孕艱難,成婚六年只生了一個閨女,宋氏更恨了。

見她少拿了錢,便說她偷懶耍奸,這幹了半天活,也不給飯吃,陳氏本來就覺得肚子隱隱作痛,當下不知道怕的還是餓的,就暈了過去。

結果,掙扎了半天,到了夜裡,便見了紅,這好不容易來的孩子變沒了。

陳氏兩口子的心情,是一下子從天堂到了地獄,陳氏更是想不開,把自己吊在了自家後院的核桃樹上。

幸虧她的閨女靈,及時跟她爹說了,這才救下一條命。

這宋氏是誰呀,黑的都能給她說成白的人,也動了些歪心思。

在家裡,給一大家子洗腦,說是在阮湘這裡累著了,叫囂著非得賠錢才能了事。

阮湘能慣著她嘛?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讓人把這一家子趕了出去。

可陳氏的丈夫宋寧此時卻是鑽了牛角尖,這盼了許久的兒子沒了,對他的打擊太大了,這一個老實人,也不能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對他娘更是說不出來什麼話,一個人悄悄的把自己埋進河裡,人就沒了!

這下,可捅了大摟子了,宋家亂成了一鍋粥。

陳氏本來就心存死志,夜裡趁著夜深人靜,也把自己埋進河裡,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打水的人才發現。

這短短的幾天,一個好好的一家三口,就獨留下一個小閨女,孩子也不知道受得打擊太大,還是怎麼了,整個人變得痴痴傻傻,沒有了往日的活潑靈動。

這二媳婦劉氏也是自責不已,鑽了牛角尖,覺得要不是自己逞強,多了兩文錢,也就沒有後來的事,人也跟著病倒了。

宋氏真是恨毒了陳氏,說她毀了她一個好好的兒子,就想賣了三房剩下的小丫頭,被二兒媳婦劉氏強硬的拒絕了,劉氏持要養著三房的閨女,她覺得這樣自己才會好受些。

宋氏自然不答應,這事鬧的沸沸揚揚,後來宋家男主人乾脆都給分家了,小丫頭最後還是如願的跟了劉氏。

阮湘聽聞了此事,真的不知該如何評價。

每個人的經歷過往皆不相同,所謂:“莫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