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這一天,阮湘打算歇業一天。

前一日關門理賬的時候,阮湘就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節禮,發給夥計們。

阮湘的店裡,現在除了魏良兩口子,還有打饃的劉師傅,和他的孫子小來。

兩個跑堂的夥計,這裡不包括王小麥,王小麥說買了還是要拿回家,就堅決拒絕了,阮湘給他折成錢,他還發了好大的火。

廚房裡幫廚的平日裡就裴氏一人,這幾日還有柱子媳婦三個,幾個人盡心盡力的幫她,都不是多嘴、眼神亂瞟的人,阮湘打算給她們也帶上一份。

這兩個夥計一個人三個六樣粽子,也就是十八個粽子,劉師傅多點,三十個。

一人一斤肉,再加上一小壇酒,兩個夥計和劉師傅頓時高興得不得了,就這份福利,在鎮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東家大方,夥計們自然也是要宣揚出去的。

因為這都是有前車之鑑的,比如說劉家磨坊,說是給的白麵,實際上就口袋上面一層,搞得夥計們怨聲載道,紛紛不幹了,也是鬧了不少笑話。

柱子媳婦沒想到她們妯娌一人還能分到十二個粽子,二斤肉,高興是高興,但又怕阮湘壞了規矩,就忙推辭道:“我們也是拿了工錢的!”

阮湘堅持過節,又說大家每日都忙到天黑,算是辛苦錢。

她才接下,一行人坐著騾車一路上說說笑笑的回了李家廟。

這騾車是阮湘才添置的,因為加上他,他們有五個人,每日累個半死,還要來來回回的奔波。

牛她用不上,驢子力氣又太小了,她咬咬牙,就添置了這輛騾車,李家廟其他的人羨慕極了!

這幾個人,每日管吃、按月發工錢的,現下還有車接來送去的,就有人明裡暗裡的湊上來!

尤其是丁氏,她抱著孩子,趁著夥計不注意,摸到了廚房,在院子亂竄,被阮湘毫不留情面的趕了出去,她也不氣餒,閒了就坐在店裡,大言不慚的讓阮湘辭了魏良,讓王鶉來給她管賬,可惡心壞了阮湘。

後來還是王滿囤發火,王鶉面子上過不去,兩口子幹了一仗,這才消停下來!

就是小崔氏也沒忍住,趁著夜色,委婉的表達自己想著去後廚幫忙,阮湘以她懷孕了,強硬拒絕了,明白白的說自己怕崔氏,小崔氏覺得妯娌倆從前也沒有什麼齷蹉事,自己還幫了阮湘幾次,最後把一切怪罪在崔氏頭上。

阮湘可不想再沾上這一家子牛皮糖了。

端午這一天,阮湘破天荒的睡了個懶覺,這一覺睡得太好了,她伸伸懶腰,同家裡人打完招呼,準備讓小麥送她去鎮上,她要帶著兩個孩子給時老爹送節禮去了!

今年又交好了福掌櫃、高翔和周屠戶這三家,因為太忙了,前幾天趁著有空,打發小麥已經送去了!

給福掌櫃的六樣新奇粽子,各六個,娶個吉利數,阮湘親制的小菜兩壇和新鮮瓜果。

周屠戶和高翔,就是院裡各種蔬菜,和新鮮瓜果,以及粽子三十個和阮湘秘製牛肉,這兩個人饞這口已經很久了,趁著過節,阮湘特意託人弄了些,分了些給他們。

給時家的節禮自然是不一樣的,九十九個粽子一筐,十斤上等的精米,十斤肉,一罈杏花酒,院裡的各種蔬菜一筐,一籃子香瓜。

這香瓜是從村裡買的,皮薄肉厚,兩個手輕輕一拍,咔的一聲,瓜就裂成兩半,輕輕咬上一口,滿口清香,甜脆可口,阮湘就是不吃飯,也要吃上兩個。

沒想到剛要出發,時文帶著東西跑來了。

“姑姑,這是我爺爺親自去南山廟裡求來的!”時節指著一串香袋樂呵呵的說道,“還有這個,我孃親手納的五毒鞋子。”

民間有俗語稱:“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

柳氏拿著鞋子,仔細端詳著並誇讚道:“你娘這手可夠巧的!”

兩個孩子溫文有禮的謝過時文,愛不釋手的捧著香包。

青丫的是隻憨態可掬的小狗,東東是一個威武的小馬,這都是她們的屬相。

王滿囤高興的看著兩個孩子:“親家真是有心了!小文吶,以後吃了飯再走!”

時文搖搖頭,一會還要回去呢,今日鋪子也關了門。

“姑姑,爺爺說,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讓你別去了!”他說著就要告辭。

“那怎麼能行?”阮湘不同意。

“反正你今天不能去,”時文堅持著,“爺爺說你去了,他也不在家。”

這搞得阮湘有些哭笑不得:“行吧!”

“那你坐在騾車上,讓你小麥叔送你回去!順便把東西帶回去,這可不能推辭。”

時文點點頭:“姑姑,你別送了,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