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一個日子。

過年呀,就吃吃喝喝、熱熱鬧鬧的過去了。

很快到了元宵這一天,早在前幾日,阮湘變折騰出了三種口味的元宵,在街上擺攤,生意一如往常的紅火,這不又掙了七八兩,給她高興的。

一大早,她便帶著孩子們祭門神,給門神大人接風洗塵,保佑自家財產!

她帶著兩個孩子,打算去鎮上看花燈,今晚也不準備回來了。

歷朝元宵節從十二點燈,至十六夜裡落燈,在這五天裡,人們盡情放鬆,男女老少的,也不像平日裡,那大戶人家的小姐足不出戶的,今日,相伴出遊,也算是另類相親吧。

看著這熱鬧的場景,阮湘不由的想起了一首詩,作者似是唐代的,具體是誰,不好意思,她忘了。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街上,掛滿了紅燈籠,吃喝玩樂是盡在其中!阮湘和王慧蘭一起在街上湊這熱鬧,孩子們就在家裡和乾爹在一起,街上人太多,太雜,她不放心呢。

“哈哈,你瞧那邊……”阮湘順著視線看了過去,也哈哈大笑起來。

李家廟。

這夜深風高夜,殺人放火時,這個殺人不至於,但是偷偷摸摸卻是有人。

這月光皎潔,幾個蒙著臉的人悄悄的在村尾的破舊老屋集合。

一個瘦高的低聲問道:“東西準備好了嗎?”

其他幾個均點點頭。

幾人挨著牆邊,走在陰影裡,一點聲響也不露。

走到阮湘家後牆,踩著竹梯子,扔進去幾塊帶肉的骨頭,這上面放著的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而是藥老鼠的毒藥,兩隻狗嗅嗅,嗚咽的牆根下狂吠。

牆外那人就在那低聲唾罵,呸,都不知道給狗一天的吃啥呢,這麼好的東西都不吃。

說罷他便用竹竿在那頭亂打一通,惹得狗越發暴躁。

這頭,有兩個蒙面人抹黑進了阮湘西邊人家的院子裡,蹲在柴火房,一動不動。

兩隻狗叫的太大聲了,左鄰右舍的都被吵起來了,牆上那人害死不肯罷休,同狗子們一起較量起來。

柱子一聲大喝,那人停了一下,手裡的動作更快了,不遠處有人點著火把也過來了,隔壁那兩人悄咪咪的就溜進了前院。

等大夥聚集在一起,牆上那人卻沒了蹤跡,大黃和小黑卻聞到了,那人就在牆外,拼命的吠叫。

柱子生氣的叫著,這群混賬,趁著人不在,也不知道想幹啥,一天天的,就不幹人事!

村民們議論紛紛。

屋裡子那兩個人,就著月光,在屋子裡四下打量著,翻來翻去,只在一副箱子裡翻出一個箱子,其他啥也沒有,兩人氣急敗壞,便把東西亂丟一地。

小黑聽到動靜,忙外院子裡轉了轉,兩人嚇的大氣不敢出。

過了一會兒,兩人又溜到廚房,關上門,在廚房裡一頓嚯嚯,能裝的也都裝走。

也就隔了半個多時辰,阮湘家的狗又開始叫了,這下還是衝著後牆,聽見狗叫聲,廚房的兩人都嘿嘿的笑出了聲,又連忙捂住嘴,先是試著在廚房開了一道縫,確認兩天狗都不在,就大搖大擺的原路返回,再次蹲在隔壁的柴火旁。

這下子,牆上的那人可惹了眾怒了,這深更半夜的,剛睡下沒多久。

左右鄰居的男人一馬當先,直奔後牆,聞訊而來的村民也堵著巷口,可是當他們過來的時候,牆上那人又不見了。

奇了怪了,眾人摸不著頭腦,柱子便找了幾個交好的,在牆下生堆火。

柴火堆底下的三人,面目扭曲的笑著,又過了一個時辰,火堆旁的幾人昏昏欲睡,只有柱子坐在一旁,面帶怒氣,轉身抱柴火去了。

這三人,趁機一路往西邊翻去,翻了兩家之後,就翻出牆外,消失在這寂靜無人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