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地契以後,阮湘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好久,把整片土地都細細描繪了下來。之後,依照地形,因地制宜的規劃出魚塘,藕塘。

但是這幾個地方也只佔了一小塊地,剩下的地方還很多,如果順利,明年肯定是要再增加的,只是如今,她仔細想了想,也不能讓地空著,就乾脆決定大批的養殖鴨子和雞。

或許還可以養豬、養羊?這些肉食到時候完全可以自產自銷。

阮湘看著圖紙直呼自己是個經商天才!

而現在也就等著土地解凍,開工挖塘了!

從阮湘這裡得了準信的董仲,一回家,就跟著自家連襟,還有幾個同鄉去了南方買藕種去了,阮湘還特意讓他幫她留意,看有沒有苜蓿之類的種子,這些東西喂牲口是最好不過的了。

這一去一回的,她大概估算了一下時間,等董仲他們回來,差不多這邊也就可以開工了。

期間,阮湘也抽空去了趟王川家,他媳婦苗氏素來會養雞,阮湘湘想請她幫忙訂購一些雞苗,若是她有渠道,鴨苗也一併定了。

因為阮湘的手筆有些大了,苗氏起初還以為她在開玩笑,直到再三確認,便拍著胸脯作了保證。

“你放心,我孃家的幾個姑姑都養著這些玩意,我搜羅蒐羅,也都給你湊夠了!”

苗氏開心的說道,這事要是辦成了,她不僅能掙到錢,還能在親戚面前大大的長臉一次,她怎麼能不開心。

阮湘這也才發現,原來人家這是家傳的手藝,語氣十分羨慕的誇獎道,這年頭,有門手藝的女人還真不好找,王川娶了這樣一個媳婦,那真是賺大了。

至於王滿囤夫妻,則幫她去打聽豬羔、羊好的訊息了。

阮湘還特意請高翔幫她留意幾個靠譜的長工,她打算全部僱人,不然就她那輕飄飄沒有力氣的身子骨,哪能管得過來!

所以,阮湘最近幾天,心情又好了許多,時不時一個人在那裡發笑。

“就這麼高興吶?”柳氏瞧見了,總是要問上一句。

“嗯嗯,一想到咱家以後有吃不完的魚、吃不完的雞、吃不完的鴨就很開心。”

柳氏聽了,也總是跟著笑。

雖說土還在上凍,但阮湘還是決定提早開工,做些準備工作,搭建屋子、雞圈、豬圈、羊圈……這些。

所謂人多力量大,她的概念就是時間就是金錢。

因為是空曠露天的田野,土胚房不結實,磚瓦房又太打眼,所以阮湘就去石場拉了許多石塊,每個塘口都蓋了一座小屋。

在臨近官道口,才蓋了個臨時的廚房,廚娘就打算直接在村裡找了一個手藝頗好的婦人。

因為房子蓋的著急,所以木頭就直接在村裡買了,花費的就稍微有些多了。

村裡人一看這陣仗,又仔細打聽一番,阮湘也沒有特意隱瞞,直接在附近的幾個村子,包括李家廟,找了幾個出了名能幹的婦人負責雞鴨。

這下大家都高興極了。

至於養其他大型牲口,她還是僱了些男人,因為光每日喂這些動物,就得耗費許多力氣。

這整整一個月,河灘上都是熱鬧的場景。

阮湘讓人在邊緣的地方,用石塊圍了將近一米高的圍牆,等到了以後,再繼續在上面加蓋土胚就行了,實在是因為消耗的石塊數量太大,而土胚這玩意,除了費力氣,簡直就是白給的。

等過了正月,那對會種藕的兄弟便帶著鋪蓋來了。至於養魚的人手,她還在尋找,這些手藝人都是很吃香的,一時半會的她還找不到。

春暖花開的二月中旬,董仲也終於回來了,彼時,池塘都挖到一半了。

他在家也就歇了一晚,第二日便來了阮家。

而阮湘和王滿囤都去了河灘,他不顧柳氏的挽留,又駕著車去了河灘。

這一看,真的是有被震驚到。

河灘上被石塊整個都圍起來了,但還是隱隱約約的能看到有好多人在那裡。

河灘簡直是大變樣了,只能從官道這邊過去,那些小路都不能走了,這其實也引來了一些總抄舊路的人的抱怨,但人家有理有據的,那些人也就私下裡抱怨兩句,阮湘也就不管了。

鄉下地頭,就是說閒話的人多了。

“哎呀,你這可真是大手筆呀!”董仲一見阮湘就連連誇獎道。

“董叔,您啥時候回來的?”阮湘也是大喜過望!“咱去家裡說吧,這也沒什麼可招待您的地方!”

“昨天回來的,都不是外人,我正好也在你這裡轉轉!”董仲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