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夫子這個先生,咱家可算是撿著了,這次可一定要好好謝謝人家!”

王滿囤激動的說道,他現在對陳夫子的敬佩和感激之情,那可謂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阮湘看著身姿如小楊樹一樣挺拔的小小少年,不由得想起了從前。

她剛來的時候,孩子都瘦的皮包骨頭了,可是也是真聽話,小小的人總是安安靜靜地呆在旁邊。

自己看他實在是太無聊了,所以才開始教他認字,可是小小的人兒,就日復一日的拿著樹枝在哪裡比劃,這個情況持續了好長時間,直到阮湘買了房子有了田地之後……

他看著貪吃、貪玩,實際上卻是很珍惜這個機會,也許是幼年的經歷給他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他頗為早熟、懂事,自覺的揹負起了照顧母親和年邁的祖父母,這一個擔子,也就是靠著科舉出人頭地,為家裡人撐腰,將來遮風擋雨,而且他是抱著必勝的念頭,撐下來的。

但是這孩子還是有些才智的,不是那不知變通的死腦筋。

陳夫子誇他的字,就說的是筆鋒圓潤,而又內藏風骨,可見那些不好的記憶並沒有讓他的性子偏左!

正所謂字如其人,所以這次他的排名靠前,也是沾了字型的光。

可這也是孩子春夏秋冬,日復一日鍛煉出來。每日的大字練習,是從未間斷過。

所以說,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

出了這麼一個年紀小的童生,穆縣令可高興壞了,還專門讓霍石帶著東海去了一趟府裡。

又給了好多禮物,阮湘都登記造冊。

說到底,東海中了童聲,這是近幾年王、霍兩家的一件大喜事。

阮湘也是十分大方,給每個鋪子的小夥計們,包括家裡的下人們都多發了半個月的月錢,也讓大家都沾沾喜氣。

霍石也被一群朋友,嚷嚷著讓他請喝酒。

反正大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當中。

現如今李家廟有兩個秀才、兩個童生,三個都在王家,而且,按道理來說,這王鶴和王東海還是嫡親的父子,現如今東海考上了童生,王滿囤一家還沒回去呢,這訊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沒幾天,就傳遍了整個白橋鎮。

這年代,一家的喜事,一個村子都跟著熱鬧起來。

這個時候田裡也沒什麼事,土都還凍著呢,所以大家都是閒的,況且這麼大的喜事,大家自然都樂的跟著沾些。

王滿囤夫妻那是高興的都沒邊了,就是有些人偶爾說些酸話,他們兩口子也不生氣,左耳進右耳出的,是什麼也都不計較了。

“我呀,剛聽人說你們回來了,就立刻來了。一會他大舅和舅娘帶著孩子們也來,這麼大的喜事,咱們可得好好慶祝慶祝。”時老爹春風滿面的和王滿囤道喜。

他又繼續說道:“咱們東東這麼小的童生,別說白橋鎮,就是在整個商河縣境內,也是十分罕見的!真是大大給我長臉了!”

“他姥爺,同喜,同喜!”王滿囤自是笑的牙不見眼的。

“東東這孩子,打小就懂事、機靈,可比我家那兩個臭小子強太多了!”時老爹禮物說道。

哥兩就坐在一起,鼓吹著王東海的各種,聽的旁邊的幾個人都想翻白眼了。

大家感覺也沒說什麼,這時家夫妻兩就大包小包的趕著馬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