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廟,王滿囤隔壁的柱子家。

此時的柱子娘,正帶著老大媳婦在家裡擇菜醃肉呢。

今兒是臘月二十九,各家都在為過年忙碌著,柱子娘也是忙完家裡頭的別的事,以至於都到今天了,才開始忙活廚房裡的事,如今還剩一些菜沒弄完。

婆媳兩個幹活之餘,便開始閒聊起來。

“娘,如今咱家的日子可算是有了盼頭了!”鐵柱媳婦笑了一笑。

“是呀,這也是沒想到的事,當初怎麼說呢,也就順手幫了隔壁兩把,所以說,這人呀,可不能幹那些沒良心的事!”

“知道了娘,”鐵柱媳婦把剛切好的白菜放進盆裡,扭頭說道,“對了,娘,那天我滿囤叔還說了,說來年以後,讓咱家鐵蛋去鎮上的食肆去鍛鍊鍛鍊,多學一學。”

“這感情好。”柱子娘臉上的笑意更濃。

“這可是好事,這是人家有意拉扯咱們一把,到時候讓鐵蛋好好學,這學到手裡的都是本事,到時候若是爭氣些,能做個掌櫃的就更好了!”

婆媳兩個一邊忙碌著,一邊暢想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而柱子爹,也就是王懷義正帶著大兒子,還有幾個孫子圍坐在,北邊一間屋子的炕上削著竹籤。

王懷義晃了晃手裡的小刀,抬起頭,看著眼前這溫馨熱鬧的一幕,笑的是一臉褶子。

這些呀,都源於臘月初,王滿囤那天到家來說的話。

“阿湘說了,這新店需要大量的竹籤子,她尋思著你手藝精巧,便讓我問一問,往後能不能給火鍋館供應竹籤子,而且你家人口多,一家老小全上陣,肯定是夠了的,只是得把一把這質地,不能以次充好了去。”

他一聽,自是喜出望外。

眼下他三個兒子,老二前些年從阮湘那裡得了甑糕的生意,兩個人都忙活著,家裡頭一大家子,他們攤子大了,今年年初蓋好房子,就搬出去了。

老三兩口子,前些年就去了阮湘的作坊幹活,給他生了兩個孫子,也搬出去了。

兒孫們奔著好的生活去了,他自然不能攔著,分家又如何,過得好才是真道理。

如今因為還有地裡的活計,所以老大不能隨便出去,現在好了,有了這守在家門口,動動手便能賺錢的活兒,真跟那天上掉銀子一樣,所以還的多感謝阮湘那孩子。

王懷義越想這心裡頭是越高興,對阮湘也是越發的感激。

他家大兒子王鐵柱看他爹在那笑,也是呵呵直笑。

王鐵柱的小兒子貓蛋今年也七歲了,正是貓憎狗厭的年紀,此時卻小心翼翼的削著竹籤,看他爹出去了,便悄悄的和王懷義說道:“爺,我能出去看看我奶做飯了嘛,我餓了!”

王懷義伸手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行,看你奶今個都做啥好吃的了!”

小貓蛋連連點頭。

初五也就是“破五”這一天。

王滿囤夫妻準備帶著兩個孩子去縣城,畢竟還有一個多月,東海就要準備參加童試了,這鄉下地頭的,他一個人埋頭看書,王滿囤總覺得不妥。

隔壁柱子娘聽著這邊的動靜,就過來找柳氏說說話。